機械傷害應急預案(精)
在我們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保不準會發生突發事件,為了避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常常要提前編制一份優秀的應急預案。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應急預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機械傷害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1
1、目的
在撫順伊科思新材料有限公司施工現場,一旦發生施工人員起重機械、索具傷害的情況下,為了能夠快速有序進行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護傷員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減少國家財產的損失,把事故的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適用范圍
本預案規定了起重機械、索具傷害事故應急預案的程序和要求。
本預案應用于施工現場起重機械、索具事故發生時的應急響應管理。
3、起重機械、索具傷害事故的應急實施程序
(1)發現人員起重機械、索具傷害后,最先發現的人員應大聲呼救,同時發出急救信號通知現場應急搶險小組。
(2)現場應急小組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周圍員工保護好現場。
(3)現場應急搶險小組根據受傷情況采取必要的救護,同時作出決定采取那種應急急救措施。
(4)現場應急搶險小組立即聯系就近的醫院,通報傷者情況和發生時間,醫院做好急救準備及派遣救護車。
(5)現場應急搶險小組向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匯報情況,必要時請求援助。
(6)醫生和現場應急搶險小組成員隨車輛送傷者前往醫院急救,途中不得放棄救治。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和現場搶險小組時刻保持聯系同時項目應急領導小組還要向高一級醫院聯系,以便在當地醫院無法處理時及時轉治。
1.1編制目的:
預測潛在的起重機械設備事故和人身傷害事故以,并在發生事故時及時救援,盡力減少人員傷亡,降低風險損失,控制環境污染,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電力建設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
1.3適用范圍:
公司使用機械設備的各單位發生的機械設備事故、起重事故的應急救援。
2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2.1組織指揮體系
組長: xx
副組長: xx
成員: xx
2.2職責
2.2.1項目分公司/項目部
2.2.1.1負責事故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向公司匯報事故情況;
2.2.1.2負責事故發生后的現場總指揮工作,協調各個二級單位和部門進行傷員救治工作,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2.2.1.3負責事故發生后的對外聯系和協調工作;
2.2.1.4負責組織對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環境污染情況做出評估。
2.2.2安全保衛部
2.2.2.1負責人員的現場搶救和運送工作;
2.2.2.2負責做好事故發生現場保護和人員疏散工作;
2.2.2.3負責事故原因的調查,查明原因,追究責任,嚴肅處理;
2.2.3機械化公司
2.2.3.1負責事故發生時機械設備和運輸車輛的聯系和協調指揮;
2.2.3.2負責事故發生時機械設備的拆除和清理工作;
2.2.3.3負責分析起重機械設備事故的原因,并做好補救措施,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2.2.3.4負責及時檢修或更換設備或附屬部件,并做好防范措施;
2.2.3.5參與人員的搶救和運送工作;
2.2.3.6采取措施,吸取教訓,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
2.2.4各專業化公司
2.2.4.1參與人員的'搶救和運送工作;
2.2.4.2做好應急人員的安全防護工作,配備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
3應急響應
3.1當發生起重機械設備事故時立即啟動該預案;
3.2發生事故后,當事人應立即向施工現場領導匯報事故情況,并立即開展自救;
3.3公司在啟動應急預案后,立即組織一切力量搶救傷員,并根據事故發生的大小報警或尋求其他社會力量幫助,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害和設備財產損失;
3.4在應急領導小組的組織下工作,做好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范工作,確保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
3.5事故發生后應組織對機械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防止事故繼續擴大;
3.6事故發生后公司應派出專人對傷員家屬進行善后處理工作,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
4應急資源:
4.1常用應急電話:
火警:119
急救中心:120
報警:110
4.2應急保障
4.2.1各個項目部工地施工現場必須保證至少有一臺應急車輛和一名司機,并保證車輛處于完好狀態;
4.2.2各個項目工地必須與工地附件的醫院取得聯系;
4.2.3施工現場必須要保證24小時有人值班,值班人員保證通訊暢通;
5控制要求
5.1加強機械設備的定期檢查和維護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5.2按應急計劃的內容,每年對職工進行應急演練和急救培訓。
5.3認真嚴格地做好三級教育,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2
1.目的
本程序規定了公司高處墜落、機械傷害事件發生時應急響應的途徑,以保證當高處墜落、機械傷害事件發生時,采取積極的措施保護傷員生命安全,減輕傷情、減少痛苦,最大限度的減輕所帶來的傷害。
高處墜落、機械傷害急救必須分秒必爭,立即采取止血及其他救護措施,并盡可能使傷者保持清醒,同時及早地與當地醫療部門聯系,爭取醫務人員迅速及時趕往發生地,接替救治工作。在醫務人員未接替救治前,現場救治人員不應放棄現場搶救,更不能只根據沒有呼吸或脈搏自判斷傷員死亡,放棄搶救。
2.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公司各部門對高處墜落、機械傷害發生時采取的應急準備與響應的控制措施。
3.職責
3.1質安部負責
3.1.1公司的應急和響應的管理,組織編制高處墜落、機械傷害等緊急情況發生時的應急和響應方案,制定應急演習計劃,并組織實施與評審,確保應急預案的有效性、符合性。
4.工作程序
4.1急救中心的聯絡方式
電話號碼:120
聯絡原則:選擇離事故發生地距離最近,醫療條件較好的醫院搶救。
4.2公司急救指揮部:設在質安部
組長:蘇國彬
(總經理)
副組長:顏昭武(管理者代表)
組員:工程部:洪尚克
質安部:魏衛華
行政部:吳桂豐
財務部:邱詩言
4.3現場急救、聯絡急救中心及報告有關領導的工作程序
4.3.1步驟
立即停止現場工作,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救護員對傷者進行止血或其他救護措施,組織實施現場急救→現場負責人聯系救護中心→向公司領導報告→保護事故現場→公司指揮部門立即趕赴現場,并安排后勤保障→開展事故調查與處理工作
4.3.2具體急救方案
4.3.2.1高出墜落、機械傷害事故發生后,立即停止現場作業活動,將傷員放置平坦的地方,現場有救護經驗的人員立即對傷員按照《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91附錄八或DL-409-91附錄六)中“緊急救護法-創傷急救”實施緊急救護;
4.3.2.2現場的最高負責人作為現場的救護指揮員,指揮現場救護工作,在現場的傷員得到急救的同時,立即使用手機或其他通訊方式撥打“120”電話,與救護中心取得聯系,要求緊急救護,(注:應說清傷員的傷情及相關情況,之后應立即報告公司領導及質安部,同時要保護好事故現場)。
4.3.2.3質安部接到報告后,問清楚救護中心地點,與救護中心取得聯系,落實后勤保障工作,確保傷員能立即得到救護,不能因后勤保障不到位而影響急救,并向公司的總經理匯報情況。
4.3.3應急指揮者、參與者的責任和義務
4.3.3.1在事故發生后,現場的最高負責人為現場的指揮人員,要保持冷靜的頭腦,有序的指揮現場救護工作,確保傷員得到及時有效的救護,保護好事故現場,并在事故后報告事故發生的經過。
4.3.3.2現場參與救護工作的人員,應積極參與急救工作,服從指揮人員的指揮與調動,有救護經驗的人員要及時趕到事故現場,參加對傷員的救護,其他人員應保持現場的秩序,配合救護人員的工作,事后配合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
5.相關/支持性文件
《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DL-408-91和DL-409-91)
6.記錄
事故報告卡
應急相應評審記錄(包括所引起的文件事故記錄)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3
一、取得效果
通過此次演習秩序維護將進一步完善班組高處墜落事故應急預案,努力提高班組職工操作安全素質,增強班組整體自防自救能力。
二、不足之處
1、完善預案演練程序。
2、討論事故處置方案實操演練中存在的問題。
3、如何提高演練程序的`熟知程度及應急處置手段。
4、應急處置演練要嚴肅,應急響應速度較慢,救援人員到達事故現場要保護傷員不受二次傷害,救援時間要盡可能快。
5、有待于進一步完善預案的適用性,提高職工應急救援能力,預防事故發生和組織救援的能力,提高突發事故應急處置能力
6、此次高處墜落事故演練活動,安排周密,參加人員高度重視,全體班組職工認真負責。通過此次演練,為班組職工提供了一次實戰模擬訓練,使班組職工熟悉必要的應急操作步驟,增強了職工防范意識和應急能力,為真正的事故應急行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證明。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4
一、危險特征:
1.違章操作包裝機、機械手;
2. 開關不靈活
二、目前控制情況:
1.操作人員對操作規程不熟悉
2.加防護照
三、情景假設:
將手伸到包裝機內送摸,不慎將手指割傷。
四、應急:
1.立即發出應急呼救,應急組員迅速進入值班主任室拿醫療器械、包扎傷口。
2.通知各部門主管組織應急人員送醫院處理傷口。
3.車間主管填寫事故發生(年、月、日、班次)經過。
4.上報總經辦。
5.查找事故發生根源。
6.對生產不安全行為的典型因素作出分析。
7、針對安全生產注意事項在班前班后會上進行強調,加強員工的意識。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5
下面根據我多年從業的經歷,就高墜的表現、原因及對策談一點膚淺的認識,權作拋磚。
一、高處墜落的表現
(一)臨邊作業高處墜落。
腳手架跟不上;頭層墻面超過3.2m二層樓面的周邊,以及無腳手架高度超過3.2m的樓層周邊未加安全平網;臨邊高處作業未系安全帶;油漆或其它工種在外架已拆除的窗口作業;建筑物之間的高層通道不設防護欄桿,地面上方未安裝防護棚。例如,某工地油漆工黃某在樓與樓通道上行走時,從約3m高處墜落,當場死亡。
(二)洞口作業高處墜落。
洞口未作防護;復式閣樓內樓梯洞口未作防護。
(三)采光井、電梯井高處墜落。
電梯井無防護,采光井無防護造成高墜。
(四)吊欄、接料臺高處墜落。
吊運長料時吊欄安全門被拆除,個人行為失誤,失足墜落;吊欄安全門拆除后未恢復,吊欄安全門聯鎖損壞,吊欄升上,安全門不回位,接料臺安全門無聯鎖裝置,工人誤操作。料臺無安全門,或安全門未關閉,都能引起高墜事故。
(五)屋面施工高處墜落。
屋面施工無安全防護,作業人員不系安全帶,個人行為失誤,導致高處墜落。
(六)挖孔樁高處墜落。
人工挖孔樁洞口無防護,防護不牢或防護被損壞,導致高處墜落。例如某工地民工蔡某與另一民工搬運空壓機時,由于搬不動,于是將樁孔蓋板做墊板,因不知是蓋板,致使蔡某一腳踏入樁孔內,墜落身亡(樁孔深27.6m,孔徑為0.9m),直接原因是蓋板未固定,且違章搬動。
(七)攀登作業高處墜落。
簡易的腳跳板不穩定,安裝用的各種梯子質量不符合要求,門型腳手架不牢固,移動式操作平臺重心偏離而倒塌。
(八)違章行為的高處墜落。
違章從外翻越單元與單元間墻,翻越墻頭,一個單元向另一個單元窗戶翻越,都是違章高墜的表現。如某工地油漆工劉某在六樓從一單元向另一個單元翻越,由于安裝的塑鋼窗未固定,致使其墜落地面,經搶救無效死亡。
二、高處墜落的原因
根據《gb/t28001—20xx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理解與實施》危險源的分類:可能發生意外釋放的能量危險物質而發生事故為第一類;導致能量和危險源物質約束/限制措施破壞失效的多種因素為第二類;第二類危險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種情形:
(1)物的故障;
(2)人的失誤;
(3)環境因素。
高處墜落事故屬于第二類危險源,因此,高墜的原因應從物的故障、人的失誤、環境因素三個方面來分析[1]。
(一)物的故障。
高處作業的臨邊沒有防護,防護不嚴;腳手架未超出在建工程的形象進度;洞口未作防護,或防護的強度不夠;防護不穩固易移動;吊欄式人貨電梯樓層出入口,未作防護,防護不嚴;電梯井(采光井)未按要求進行內、外(內張網、外設門)防護;防護設備陳舊老化等等。今年在合肥發生的七起高墜事故中,就有兩起因使用了不合格的安全網所造成的。
(二)人的失誤。
近年來各地區也把防高墜作為專項治理來抓,為什么仍發生許多高墜事故?我認為:我們施工企業、施工現場現在什么制度都不缺,就是缺少了“落實”!綜觀所有的高墜事故,都是典型的.責任事故。為什么有禁不止,有令不行?就是因為各級管理人員,心存僥幸,思想麻痹,對責任認識不夠。制度往往是寫在紙上,貼在墻上,就是未落實到行動上。
1、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三違”行為是禍首。例如在某工地,許某和汪某站在組裝高度約9.8m的金屬腳手架進行屋頂防火涂料粉刷時,違章作業,從一個工作面結束后,沒有架子上下來,就要求地面人員幫其推移,導致架體倒塌兩人從架子上摔下,許某搶救無效死亡,汪某摔成重傷。還有綁扎高柱子鋼筋,無防護措施未系安全帶導致墜落,木工邊模無可靠的立足點而墜落。
2、工人的操作失誤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某工地安裝工周某在鋼網架上安裝玻璃時,誤踏網架,失足從天井處墜落。
3、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周邊環境誤進入危險部位。例如,某某工地民工顧某在六層接料臺運送建筑垃圾,當其從吊藍將空車推到接料臺后,吊欄升至七層,此時,顧某未注意,在沒關閉料臺安全門情況下推拉勞動車,由于緊靠料臺外側,不慎從料臺墜下(墜落高度約15m),身亡。
4、管理方面的缺陷。如制度規程不健全,未對工人進行教育、交底,安全檢查制度不落實,對查出的隱患未及時整改,放任自流,僥幸心理也是發生高墜的主要原因。
(三)環境因素。
作業使臨邊洞口,操作平臺等安全防護設施受到自然腐蝕,人為損壞頻率增加,隱患也隨之增加,強風、高溫、高寒,雨雪天氣,夜間作業等環境也是產生高墜的原因所在。
三、預防高墜事故的對策
高墜事故的表現多種多樣,原因也是千差萬別的,但是,它們也是有一定規律的,是完全可以預防的,我想,預防高墜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把法律、法規、標準、規范、有關規定等落實到實處。
我國已頒布了《安全生產法》、《建筑法》、《建設工程安全管理條例》、《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針對高墜頻發的安全生產形勢,建設部20xx年出臺了《建設工程預防高處墜落事故若干規定》,所以治理高墜,重點是“三抓落實”,即“一抓標準的落實、二抓規范的落實、三抓制度的落實”。切實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特別是要把安全的檢查制度、獎懲制度落實到位,把各種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二)加大事故處理成本,對責任單位、責任人的責任一追到底。
不僅要追究施工單位的責任,而且要追究監理單位、以及相關單位的責任。我們從合肥市建管局處理的幾起高墜事故的通報中看到,發生高墜事故,不但處罰施工單位,也處罰監理單位,對項目經理、總監理工程師重罰,情節嚴重的處以暫扣《安全生產許可證》。罰得你心驚膽顫,罰得你出了事故賠不起,起到了殺一儆百的效果。
(三)嚴把技術措施關
1、落實“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三寶防護措施。進入現場要帶牢帶好安全帽,登高高處作業系好安全帶,高處作業占的下方必須設安全網。大量事實證明:如果每個工程在張設安全密目網的同時,按照規定再張設安全平網的話,高墜事故至少可以減少50%以上,特別是在后期的裝飾階段,密目網拆除后,效果更加明顯。
2、落實好“四口”防護措施。凡樓梯口、電梯口、預留洞口必須設圍欄或蓋板;在建施工建筑物所有出入口必須搭設防護棚。
3、落實“五臨邊”防護措施。在施工過程中,尚未安裝的陽臺周邊無外架防護的屋面周邊、框架工程樓層周邊、跑道(斜道)兩側邊、卸料臺的外側邊等必須設置1.2m高的雙層圍欄或搭設安全網。
4、嚴把“架子關”。對架子的材質、欄護、上下、連結、懸挑、驗收等環節。
5、加強屋面、天棚的防護措施。在天棚和輕型屋面上操作行走十分危險,稍踏偏楞木,就會墜落傷亡。因此,凡在此上操作,必須在上面搭上掛板,或在下方張安全網等措施。
6、施工的樓面周邊的防護措施。外架必須超過形象進度至少1.2m,外架立桿與建筑物間距超過15cm要有防護措施,外架搭設要符合規范要求。
7、安裝用的梯子、操作平臺必須牢固。
高墜頻發,安全生產形勢嚴峻。但只要我們各施工企業高度重視施工安全,切實加強管理,落實責任,加強安全培訓教育,確保組織措施,技術措施到位,齊抓共管,嚴防死守,高處墜落傷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高處墜落事故減少,建筑業安全形勢就會有一個根本好轉,安全生產也一定會出現新局面。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6
為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進一步加強項目部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控制和減少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并在一旦發生事故時能夠當機立斷,采取有效措施和及時救援,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及廣東盛深圳市的有關規定,結合項目部實際情況,制定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一、工程概況
深圳市波頓科技園一期、二期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茶光路,本工地研發樓(二期工程)共有地下室二層,a棟塔樓地上結構25層,高度為113.3米,b棟塔樓地上21層,高度為96.8米,其中裙樓3層,總建筑面積94705m2,其中地下室19820m2,,地上:74885m2。一期廠房工程包括煙用香精(一)車間3127m2、煙用香精(二)車間1312m2、咸味香精車間1691m2、動力車間725、普通倉庫677m2、危險品倉庫677m2、消防水池及泵房661m2。一期廠房工程總建筑面積8877m2。針對本工程的特點,項目部主要把預防機械傷害工作的重點放在檢查各種機械安全防護裝置是否齊全有效;特種設備人員的持證上崗;操作人員是否按交底和操作規程操作等。
二、項目應急救援組織機構: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
組員:
項目部事故應急救援隊
隊長:
隊員:
三、應急預案內容
1、目的
建筑工地是一個多工種、立體交叉作業、施工機械眾多的施工場地,在施工過程中,機械傷害是建筑行業常見事故中四大傷害的其中一種,特別在施工周期長,勞動力、施工機械、物料投入較多,交叉作業時常有出現。為避免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最大限度的減少機械傷害事故的'損失和事故造成的負面影響,保障財產和人員的安全,針對施工現場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本項目部在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做出應急準備與響應。
3、職責
3.1機械傷害事故發生時,由項目部經理負責指揮處理事故。
3.2項目應急救援隊、施工員、安全員等相關人員應在發生事故發生地,協同處理事故。
4、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4.1教育培訓措施。對各類機械操作手加強機械常識、安全操作堆積知識的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自我防護意識。教育培訓可采用培訓班、宣傳欄、知識競賽、安全會議、班前會等形式。
4.2對各類機械操作手,特別是特種作業操作手,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組織培訓,達到全部持證上崗的要求。
4.3加強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各級各使用單位、部門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完善各類安全部件,對國家強制要求檢測的設備經權威部門檢測,對外嚴格檢查檢測合格證,從本質上消除機械安全隱患。
4.4做好機械設備專項檢查,設備管理部門定期對所有機械進行專項檢查,重點檢查設備安全部件、檢測情況,設備完好狀況,清除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設備,對查出設備安全隱患督促有關部門維修、整改、力求各類機械設備處于安全運行狀態。
4.5加強現場監督檢查。各安全職能部門和現場安全員加強施工現場機械設備使用的監督檢查,安全職能部門定期檢查,現場專職安全員應有專人日常巡查,發現設備事故隱患,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定人定責確定整改時間,消除一切設備安全隱患。
4.6施工現場配備必要的消毒藥品和急救用品,確保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應急所需。
5、應急預案內容
5.1輕傷事故
5.1.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向應急小組匯報。
5.1.2對傷者同時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臨時措施。
5.1.3盡快將傷者送醫院進行防感染和防破傷風處理,或根據醫囑作進一步檢查。
5.2發生重傷事故
5.2.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及時向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及有關部門匯報,應急指揮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事故搶救。
5.2.2立即對傷者進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臨時措施,防止傷情惡化。如有斷肢等情況,及時用干凈毛巾、手絹、布片包好,放在無裂紋的塑料袋或膠皮袋內,袋口扎緊,在口袋周圍放置冰塊、雪糕等降溫物品,不得在斷肢處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5.2.3迅速撥打120求救和送附近醫院急救,斷肢隨傷員一起運送。
5.2.4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
a)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
b)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c)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
6、電話報救須知
6.1在就地搶救的同時,應立即打120電話,向醫療單位求救,并準備好車輛隨時運送傷員到就近的西麗醫院救治。
6.2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
a:說明傷情和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好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準備;
b:講清楚傷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樣特征;
c: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和電話;
d: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的路上障礙及時給予清除,以得救護車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
7、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人員及其電話號碼:
7.1值班電話:
7.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組長:
8、事故后處理工作
8.1配合有關部門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8.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受傷(死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8.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8.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8.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1、目的
在撫順伊科思新材料有限公司施工現場,一旦發生施工人員起重機械、索具傷害的情況下,為了能夠快速有序進行應急處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護傷員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減少國家財產的損失,把事故的危害減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適用范圍
本預案規定了起重機械、索具傷害事故應急預案的程序和要求。
本預案應用于施工現場起重機械、索具事故發生時的應急響應管理。
3、起重機械、索具傷害事故的應急實施程序
(1)發現人員起重機械、索具傷害后,最先發現的人員應大聲呼救,同時發出急救信號通知現場應急搶險小組。
(2)現場應急小組立即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周圍員工保護好現場。
(3)現場應急搶險小組根據受傷情況采取必要的'救護,同時作出決定采取那種應急急救措施。
(4)現場應急搶險小組立即聯系就近的醫院,通報傷者情況和發生時間,醫院做好急救準備及派遣救護車。
(5)現場應急搶險小組向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匯報情況,必要時請求援助。
(6)醫生和現場應急搶險小組成員隨車輛送傷者前往醫院急救,途中不得放棄救治。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和現場搶險小組時刻保持聯系同時項目應急領導小組還要向高一級醫院聯系,以便在當地醫院無法處理時及時轉治。
1.1編制目的:
預測潛在的起重機械設備事故和人身傷害事故以,并在發生事故時及時救援,盡力減少人員傷亡,降低風險損失,控制環境污染,特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電力建設起重機械安全監察規定》
《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
《應急準備和響應控制程序》
1.3適用范圍:
公司使用機械設備的各單位發生的機械設備事故、起重事故的應急救援。
2 、組織指揮體系與職責
2.1組織指揮體系
組長:史艷青
副組長:宋振山
成員:佟德友、史明強、張楊、領導匯報事故情況,并立即開展自救;
3.3公司在啟動應急預案后,立即組織一切力量搶救傷員,并根據事故發生的大小報警或尋求其他社會力量幫助,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害和設備財產損失;
3.4在應急領導小組的組織下工作,做好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防范工作,確保應急救援人員的安全;
3.5事故發生后應組織對機械設備進行全面的檢查,防止事故繼續擴大;
3.6事故發生后公司應派出專人對傷員家屬進行善后處理工作,做好員工的思想工作;
4、應急資源:
4.1常用應急電話:
火警:119
急救中心:120
報警:110
4.2應急保障
4.2.1各個項目部工地施工現場必須保證至少有一臺應急車輛和一名司機,并保證車輛處于完好狀態;
4.2.2各個項目工地必須與工地附件的醫院取得聯系;
4.2.3施工現場必須要保證24小時有人值班,值班人員保證通訊暢通;
5、控制要求
5.1加強機械設備的定期檢查和維護工作,及時消除事故隱患。
5.2按應急計劃的內容,每年對職工進行應急演練和急救培訓。
5.3認真嚴格地做好三級教育,提高全員的安全意識和防護技能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7
機械傷害是現場機械設備施工中常見的事故。也是項目人身傷亡事故的主要類型。編制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的目的是及時、有效、迅速地處理由于機械傷害造成的人身傷亡事件,避免和減輕因機械傷害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
一、預案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本項目所有從事生產的員工,在工作場所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承擔對他人傷害實施緊急救護的責任。在其他場所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承擔對外人傷害實施緊急救護的義務。
二、模擬演練情況
假設機械傷害事故發生在本合同段項目部內,裝載機駕駛員普曉剛在倒車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突然碰倒工人王士軍,王士軍倒地,腿部有傷情。
三、演練時間及人員
(1)演練計劃
項目部決定于20xx年7月21日下午3:30,在項目部開展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演練。7月20日晚上7點,在項目部一線工人業余學校,由安全環保工程師薛良友對項目部所有參與人員進行本次演練的交底。
(2)參加人員主要有:
項目辦領導、總監辦領導、公司安全辦公室領導,項目部領導、項目部各部門負責人及成員,機械操作手,民工班組等
四、預案組織機構及職責:
1、機械傷害事故組織機構(總指揮)
總指揮:劉國耘
主要責任:
a、全面負責現場應急救護工作;
b、決定啟動應急預案;
c、指揮應急救護工作。
副總指揮:楊陽、薛良友
主要責任:
a、組織應急救護工作;
b、協調各部門統一調度工作;
c、負責調查、監測及救護方案的確定。
現場指揮:殷俊(項目辦)、黃志江(總監辦)、丁劍、陶文濤、
主要責任:
a、傳達、聯絡各部門演練人員,負責交通救援線路的暢通及現場警戒;
b、協助總指揮做好各項后勤事務及有關演練物資準備等相關事宜;
c、協調與當地醫院的溝通,負責演練資料搜集、整理等工作。
2、各組職責:
(1)事故處理組:主要任務是確定救援方案并組織人員車輛施救,搶救機械傷害事故中受傷人員;(陶文濤)
(2)醫療救護組:主要任務是及時趕到事故現場搶救受傷人員,視傷情決定在現場或就近醫院急救,確保人員的生命安全。(丁劍)
(3)警戒聯絡組:主要任務是上傳下達領導指令和疏導交通線路,并保證車輛來往線路暢通,對外聯絡告知現場發生的機械傷害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并記錄演練全過程。并負責現場善后處理工作。
(許榮付)
(4)后勤保障組:主要任務是聽從指揮部領導的指令,安排救援演練車輛的調派以及應急資金的及時供應。(許昌先)
五、演練程序:
(一)各組成員組成
事故處理組:陶文濤、王法碩、汪祝山、鄭偉
醫療救護組:丁劍、王冠軍、費瑞明、常智恒、陳彥博
警戒聯絡組:許榮付、
胡國濤、許俊華、李浩、鈕為健
后勤保障組:許昌先、楊偉、范勝建
(二)20xx年7月21日下午15:30時整,現場總指揮劉國耘宣布演練開始。
(三)演練具體實施步驟
①范勝建在演練前安排裝載機擺放在項目部籃球場,15:31分薛良友鳴哨代表事故發生,裝載機倒車碰倒工人王士軍、有傷情。
②15:32分陶文濤跑步來到副總指揮楊陽面前簡單報告機械傷害事故地點、機械、人員具體情況。隨即楊陽向總指揮劉國耘報告,劉國耘指示“盡快搶救傷員,立即啟動機械傷害應急預案”。
③15:32分警戒聯絡組組長許榮付率警戒聯絡組迅速拉起警戒線,引導周圍職工撤離到安全區并疏散圍觀人員,為現場救護提供了足夠的場地。許昌先負責與當地醫院的`溝通與協調,并安排民工組人員保證演練救護便道的暢通,并用攝像機記錄演練全過程,許俊華用照相機拍攝演練情況。
④15:32分事故處理組在陶文濤的帶領下趕到現場,并組織人員將裝載機停止工作。
⑤15:33分醫療救護組組長丁劍帶領該組成員王冠軍、費瑞明、常智恒、陳彥博對受傷人員進行消毒、止血、包扎等簡單處理,并初步查看其受傷程度,以便進行下一步的救護工組。
⑥15:10分醫院急救車到達現場,救護組長丁劍即派民工組兩人將傷員用擔架抬至醫院救護車上,救護組陳彥博、王冠軍隨車出發護理傷員。
⑦15:30分警戒聯絡組組長許榮付帶領該組成員胡國濤、許俊華收起警戒帶并對現場進行善后處理。
⑥15:35副總指揮薛良友向總指揮劉國耘報告演練完畢,由總指揮劉國耘作簡單的演練總結。
六、救援設備及物質
項目救護用車一輛、擔架一床、氧氣瓶一個、醫藥箱一只(內放消毒藥水、醫用止血繃帶等急救藥品、棉簽等)。
七、注意事項
1、警戒聯絡組要認真詳細記錄演習的時間、匯報時間、人員傷情、現場人員情況等。
2、后勤保障組在演練的當天必須保證在15:30點之前把所有演習人員及物質運送到項目部,應急資金和后勤相關物質安排到位。
3、施救人員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現場,施救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聽從指揮部的命令,開展急救工作。施救結束后將所有人員帶出事故現場撤到安全區域。
4、總指揮劉國耘作完演練總結宣布演練結束后,所有演習人員撤出演習地點,恢復正常工作。
通過此次演練使我們全體施工作業人員更加清楚和明確應急救援預案的救援程序。在應對突發事件發生時保證應急預案實施的有序進行,為救援爭取了時間,達到了演練目的。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8
1.事故風險分析
機械是企業生產建設的重要工具,是提高生產效益的基礎條件,但機械也是造成生產過程中對人員傷害的危險因素之一。在以下條件下人員可能造成機械傷害:
(1)機械設備裸露的轉動部位未設防護裝置;
(2)危險性較大的機械設備未設置防止人員靠近的遮攔設施;
(3)機械設備運轉中運行檢修;
(4)機械設備超負荷運轉;
(5)不按規程規定進行操作;
(6)機械設置有缺陷;
(7)機械設備與安全通道距離不夠,周圍作業環境不好。
本公司使用的機械有車床、萬能銑床、立式銑床、重型內外圓萬能磨床、高精度平面磨床、數控車床、數控加工中心、數控深孔鉆床、高精度臥式數控珩磨機、數控火焰切割機、數控油缸車床、深孔鏜床、環縫自動焊接專機、液壓試驗臺、乳化液試驗臺、洛氏硬度計、便攜
式硬度計、便攜式測厚儀、鍍層測厚儀、讀數工具顯微鏡、超聲探傷儀等設備,如果機械設備防護裝置不全,損壞或檢修拆除后未及時安裝,或因操作失誤、警示信號不靈等,可能造成工件或刀具飛出傷人,切屑傷人,手或身體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傷,被轉動的機構纏壓住等機械傷害事故;維檢修人員如果維檢修作業程序不合理,容易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機械的檢修、保養時危險部件往往處于外露狀態,如果違章作業或管理制度不完善,容易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機械故障、人員操作不當等因素可能發生一人或一人以上的絞、輾、碰、割戳、切等傷害事故。影響公司局部生產。
2.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
2.1應急指揮機構
應急救援組組長由總經理擔任。
應急救援組副組長由副總經理擔任。
現場搶險小組組長由普車組組長擔任,成員:辦公室全體成員。
技術保障小組組長由數控組組長擔任,成員:數控組全體成員。
后勤保證小組組長由裝配組組長擔任,成員:裝備組全體成員及財務部成員。
2.2職責
2.2.1應急救援領導組長職責:
1)分析緊急狀態和確定相應報警級別;
2)指揮、協調各應急反應隊伍;
3)負責組織企業外應急反應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聯絡;
4)監察各應急隊伍的行動;
5)保證現場和企業外人員安全;
6)統一協調應急資源;
7)下達應急預案啟動和終止指令;
8)審批應急救援費用;
9)組織事故調查,應急救援經驗并定期組織演練。
2.2.2應急救援領導組副組長職責:
1)協助公司應急總指揮組織和安排應急任務的具體落實;
2)及時采取減緩事故后果的應急對策和行動;
3)負責現場應急指揮和與各部門負責人直接聯絡;
4)協調、組織應急所需的物質和設備以及外部支援隊伍。
2.2.3現場應急救援各組相關職責
(1)現場搶險小組職責:
1)負責組織事故現場應急指揮和應急隊伍的協調;
2)及時控制現場和人員的數量,安排布置事故現場隔離區域;
3)保證現場應急行動的正確執行;
4)及時、準確地搞好現場組織緊急救援;
5)立即對傷亡人員進行現場應急搶救,等待120救援人員接管為止。
6)向公司應急救援領導組長報告,迅速協調救援;
7)現場事故評估和善后處理。
(2)技術保障小組職責:
1)根據事故現場情況提供事故設備技術資料;
2)負責制定緊急處置方案和安全措施,并請示應急領導組長批準;
3)協調調度使用各類車輛、機械進行應急救援;
4)負責回復生產方案的制定。
(3)后勤保障小組職責:
1)負責準備應急基本裝備:通訊裝備、交通工具、照明裝備、防護裝備等。
2)負責準備應急專用裝備:消防設備、個人防護設備、切割工具,緊急使用的應急電力設備和重型起吊設備。
3)負責補充應急醫療救治箱藥物和應急醫療協作單位協調工作。
4)及時趕往事發現場,做好現場應急的后勤和公司外圍安全警戒保衛工作。
5)負責傷亡人員的住院等善后工作。
6)負責應急工作的考核;
7)完成公司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交辦的其它工作。
2.2.4發生事故當事人職責:
事故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立即向現場管理人員匯報事故情況,必要時直接向應急領導組長匯報事故情況,在保證自身安全的情況下積極采取自救行動。
3.處置程序
根據事故災難的可控性、嚴重程度和影響范圍,將事故應急事件分為三個級別。一級應急事件應急指揮為開發區政府有關部門。二級應急事件應急指揮為應急救援領導組。三級應急事件應急指揮為現場應急處置小組。事故發生后,現場應急處置小組可立即啟動應急處置方案,事故和險情的嚴重程度超出現場應急處置小組應急救援處置能
力時,及時報請應急救援領導組啟動專項事故應急預案實施救援。事故和險情的嚴重程度超出專項應急救援預案的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應急救援領導組組長及時啟動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救援預案實施救援。公司應急救援領導組成員應立即進入預備狀態.4處置措施
4.1事故發生后,現場負責人首先組織員工、群眾進行自救、互救,并向應急領導組報告。機械傷害造成的受傷部位可以遍及我們全身各個部位,如頭部、眼部、頸部、胸部、腰部、脊柱、四肢等,有些機械傷害會造成人體多處受傷,后果非常嚴重。現場急救對搶救受傷者非常關鍵,如果現場急救正確及時,不僅可以減輕傷者的痛苦,降低事故的嚴重程度,而且可以贏得搶救時間,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1機械傷害現場急救基本要點
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現場人員不要害怕和慌亂,要保持冷靜,迅速對受傷人員進行檢查。急救檢查應先看神志、呼吸,接著摸脈搏、聽心跳,再查瞳孔,有條件者測血壓。檢查局部有無創傷、出血、骨折、畸形等變化,根據傷者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采取人工呼吸、心臟擠壓、止血、包扎、固定等臨時應急措施。
2)遵循“先救命、后救肢”的原則,優先處理顱腦傷、胸傷、肝、脾破裂等危及生命的內臟傷,然后處理肢體出血、骨折等傷。
3)檢查傷者呼吸道是否被舌頭、分泌物或其他異物堵塞。
4)如果呼吸已經停止,立即實施人工呼吸。
5)如果脈搏不存在,心臟停止跳動,立即進行心肺復蘇。
6)如果傷者出血,進行必要的止血及包扎。
7)大多數傷員可以毫無顧忌地抬送醫院,但對于頸部、背部嚴重受損者要慎重,以防止進一步受傷。
8)讓患者平臥并保持安靜,如有嘔吐同時無頸部骨折時,應將其頭部側向一邊以防止噎塞。
9)動作輕緩地檢查患者,必要時剪開其衣服,避免突然挪動增加患者痛苦。
10)救護人員既要安慰患者,自己也應盡量保持鎮靜,以消除患
者的恐懼。
11)不要給昏迷或半昏迷者喝水,以防液體進入呼吸道而導致窒息,也不要用拍擊或搖動的方式試圖喚醒昏迷者。
2現場急救技術見后附件1.人工呼吸,2.心肺復蘇。
3.止血
當傷員身體有外傷出血現象時,應及時采取止血措施。常用的止血方法有如下幾種:
⑴傷口加壓法這種方法主要適用于出血量不太大的一般傷口,通過對傷口的加壓包扎,減少出血,讓血液凝固。其具體做法是如果傷口處沒有異物,用干凈的紗布、布塊、手絹、繃帶等物或直接用手緊壓傷口止血;如果出血較多時,可以用紗布、毛巾等柔軟物墊在傷口上,再用繃帶包扎以增加壓力,達到止血的目的。
⑵手壓止血法臨時用手指或手掌壓迫傷口靠近心端的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的骨頭上,阻斷血液的流通,從而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這種方法通常是在急救中和其他止血方法配合使用,其關鍵是要掌握身體各部位血管止血的壓迫點。手壓法僅限于無法止住傷口出血,或準備敷料包扎傷口的時候。施壓時間切勿超過15分鐘。如施壓過久肢體組織可能因缺氧而損壞,以致不能康復,繼而還可能需要截肢。
⑶止血帶法這種方法適合于四肢傷口大量出血時使用。主要有布止血帶絞緊止血、布止血帶加墊止血,橡皮止血帶止血三種。使用止血帶法止血時,綁扎松緊要適宜,以出血停止、遠端不能摸到脈搏為好。使用止血帶的時間越短越好,最長不宜超過3小時。并在此時間內每隔半小時(冷天)或1小時慢慢解開、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2分鐘,放松時可用指壓法暫時止血。不到萬不得已時不要輕易使用止血帶,因為上好的止血帶能把遠端肢體的全部血流阻斷,造成組織缺血,時間過長會引起肢體壞死。
4.搬運轉送
轉送是危重傷病員經過現場急救后由救護人員安全送往醫院的過程,是現場急救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因此,必須尋找合適的擔架,準備必要的途中急救力量和器材,盡可能調度速度快、震動小的運輸
工具。同時,應注意掌握各種傷病員搬運方法的不同:
上肢骨折的傷員托住固定傷肢后,可讓其自行行走。
下肢骨折的需用擔架抬走。
脊柱骨折傷員,用硬板或其他寬布帶將傷員綁在擔架上。
昏迷病人,頭部可稍墊高并轉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吸入氣管。
5.機械手外傷的急救措施
機械傷害人體最多的'部位是手,因為手在勞動中與機械接觸最為頻繁。發生斷手、斷指等嚴重情況時,對傷者傷口要進行包扎止血、止痛、進行半握拳狀的功能固定。對斷手、斷指應用消毒或清潔布料包好,忌將斷指浸入酒精等消毒液中,以防細胞變質。將包好的斷手、斷指放在無泄漏的塑料袋內,扎緊袋口,在袋周圍放些冰塊,或用冰棍代替,速隨傷者送往醫院搶救。
6.發生頭皮撕裂傷急救措施
1)必須及時對傷者進行搶救,采取止痛及其他對癥措施。
2)用生理鹽水沖洗有傷部位,涂紅汞后有消毒大紗布塊、消毒棉花緊緊包釓,壓迫止血。
3)使用抗菌素,注射抗破傷風血清,預防感染。
4)送醫院進一步治療。
4.2領導組成員接到報告后立即到達指定位置,領導組組長向各小組長通報事故情況,向事故發生地傳達應急救援的指導意見。
4.3現場搶險組成員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根據發生事故的性質,攜帶專用防護器材及專用工具,穿戴安全防護服裝,迅速到達指定現場。
首先控制、清理或隔離危險源,防止連鎖事故的發生;及時搶救傷員,積極搜尋被困和失蹤及傷亡人員;劃定警戒區域、設置警戒帶、圍欄等明顯標志,部署警戒人員,禁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對事故現場的原始狀態作出記錄和標記;
4.4現場搶險組應及時掌握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及時向領導組組長匯報。
4.5領導組組長根據事故類別、救援工作的需要通知有關人員做好應急救援準備。
4.6技術保障小組為指揮部現場救援工作提供技術上的咨詢;對事故現場救援工作提出具體的技術處置方案及安全措施。
4.7后勤保證小組接到指揮部指令后,組織引導救護車及醫務人員迅速趕赴指定位置,在現場的安全區域內設立臨時救護點,做好接受救治傷員的準備工作;積極救治傷員,做好運送轉送傷員及傷亡人員等工作。及時組織安排救援資金、救援人員后勤和善后工作。
4.8事故和險情的嚴重程度超出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應急救援處置能力時,公司應及時上報開發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應急辦,同時根據實際情況,歸入開發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體系,行使開發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指揮部賦予的相關職責。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9
一、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增強員工防機械傷害意識,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員工安全,普及機械傷害應急處置安全知識,使員工掌握在發生機械傷害時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保證在最短時間內能充分發揮安全保障機制的作用,快速、高效、有序地實施救援工作,提高應對緊急突發事件的能力,驗證“機械傷害現場應急處置措施”的可操作性,特制訂本演練方案。
二、演練目的和要求:
演練目的:
機械傷害是現場機械設備施工中常見的事故,也是項目人身傷亡事故的主要類型。通過演練,強化安全意識;檢驗項目部對機械傷害應急救援的現場處置能力,檢驗本項目在事件突發時反應是否快速,應急措施是否合理,協調、指揮是否到位;提高遇到突發事件時的救援效率;避免和減輕因機械傷害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使員工掌握在發生機械傷害時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
演練要求:
1、加強領導,確保演練工作達到預期目的。在總指揮的統一部
署下,項目部全體員工要高度重視,提高認識,積極參加,確保演練效果。
2、各科室、鋼筋廠、預制廠、拌和廠調整好工作時間和參加演
練人員的安排,保證人員到位。
3、演練結束后,要對這次演練活動進行認真的評價、,針對演練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進行整改、完善。
三、演練時間、地點、參加人員:
1、演練時間:擬定于20xx年4月6日下午14:00-15:002、地點:項目部鋼筋加工廠
3、參加人員、單位:
(1)項目部各層領導、各科室成員
(2)鋼筋廠、預制廠、拌和廠全體人員
(3)其他班組班組長、班組安全員、技術員
四、演練項目:
1、事故發生后報警、接警、預案啟動;
2、按照“三先三后”原則,對受傷人員前期緊急處置、救護;
3、與當地醫院聯動、傷者轉移。
五、演練組織機構及各應急救援小組組成、職責
1、為了確保演練順利完成,成立機械傷害應急救援演練領導小組,具體如下:
組
長:院利軍
2、各應急救援小組組成及職責
為保障應急救援工作順利開展,項目部成立以下應急救援小組:
(1)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白龍
主要職責:a、全面負責安排、協調現場救援工作;
b、決定啟動應急預案;
c、指揮應急救護工作。
小組成員:
主要職責:
a、傳達、聯絡各部門演練人員、負責交通救援線路的暢通及現場警戒;
b、協助組長、副組長做好各項后勤事務及有關演練物資準備等相關事宜;
c、負責事故調查處理、演練資料收集、整理等工作。
(2)警戒疏散組:
負責人:職責:維持事故現場秩序,疏散無關人員,在事故發生地區域拉起警戒線,控制事故區域邊界人員、車輛的進出。
(3)醫療救護組:
負責人:職責:主要任務是及時趕到事故現場搶救受傷人員,視傷情決定
在現場或就近醫院急救,確保人員的生命安全;轉移突發事件中的受傷人員。
(4)物資供應組:
負責人:職責:為救援行動提供物資保證。其中包括應急搶險器材、急救
物資、救援防護器材、指揮通信器材等。
(5)后勤保障組:
負責人:
職責:主要任務是聽從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指令,安排救援演練車輛的調派以及應急救資金的及時供應;對外聯絡告知現場發生的機械傷害事故情況,與當地醫院溝通協調;組織成員用照相機拍攝現場情況;負責善后處理工作。
六、演練過程
1、進行學習動員。組織項目全體員工學習“機械傷害應急處置措施”和“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方案”,使員工熟悉演練程序。了解自身在突發事件中各自的職責和任務,基本的自救和逃生方法,保障員工和公共財產的安全。
2、演練領導組織機構要明確責任,嚴格組織實施演練活動,確保演練活動順利完成,達到預期效果。
3、在機械傷害應急救援演練領導小組組長的指導下進行演練。盡量安排全體員工都要參加,把演練當成實戰,認真對待。
4、物資、工具、器材準備:對講機2對、擴音喇叭2只、口哨1個、警戒帶2個、路錐6個、毛巾2條、礦泉水1箱、擔架1副、藥箱1只(內裝消毒藥品2瓶、紗布10卷、醫用膠布2卷、紅藥水2瓶、剪刀1把、止血繃帶2包、棉簽5包、醫用手套2雙、固定板2塊、彈力繃帶若干)、備用藥箱1個(內裝醫用手套2雙、剪刀1把、紗布若干、棉簽2包)、攝像機2部、照相機4部。
以上物資由醫療救護組、物資供應組和后勤保障組各自負責現場保管和調度。
七、演練總結
1、相關人員組織大家站好隊形、拿好隊牌。
2、應急救援領導小組副組長宣布:本次機械傷害應急救援演練環節到此結束。
3、通過此次演練使我們全體人員更加清楚和明確事故發生后應急救援的程序,明確自身在應急救援活動中的任務和職責。在應對突發事件發生時保證應急救援實施的有序進行,為救援爭取時間,減少傷害和損失,達到了演練的預期目的。
八、后期工作
1、填寫演練評價表、演練總結匯報材料,制作演練全程PPT圖片存檔資料,整理影像資料存檔;
責任人:
2、對預案進行及時修改完善。
責任人:
3、對拍攝影像進行后期整理、剪輯等后期制作、刻錄光盤、文字校對等。
責任人: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10
針對施工現場可能發生(出現)的起重傷害安全事故(隱患),快速、有序地組織事故(隱患)搶救(險)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公司財產損失,依據《安全生產法》、《建筑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特種設備監察條例》和公司《應急準備與響應控制程序》的要求,結合我公司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特制定《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一、本預案范例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所屬項目部施工現場,應對可能發生的起重傷害事故(隱患)的應急措施范例。
二、起重傷害事故的潛在原因分析及后果
(一)發生起重傷害事故的潛在原因分析
(1)起重機械操作人員無證上崗.
(2)塔吊作業范圍內施工,且無防護設施.
(3)塔吊無專業指揮人員。
(4)塔吊作業時,吊物捆扎不牢,機磚等零碎材料吊裝無定型工具.
(5)起重機械限位失靈,鋼絲繩達到報廢標準.
(6)起重機械無應急斷電開關。
(7)起重機械傳動機構未進行防護或防護不嚴。
(8)無交接點檢記錄,控制箱無鎖。
(9)吊車支腿基礎不牢、不平。
(10)違反“十個不準吊”。
(11)誤操作。
(12)卷揚機滾筒及鋼絲繩、絞、碾;
(13)升降機升高過程中高空墜落、碰傷、砸傷,升降機傾倒;
(14)升降機提升過程中鋼絲繩拆斷;
(15)升降機升至工作面后,接料過程中吊籠下墜;
(16)升降機運行工程中沖頂和蹲底;
(17)建筑物各樓層的卸料口處,不設置防護門,或設置之后不使用;
(18)物料提升機的地面進料口上方不設置防護棚;
(19)樓層的卸料口處搭設的卸料平臺不規范;
以上條件都是誘發起重傷害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發生起重傷害事故的后果
(1)人員致殘致死率高。
(2)起重機械傷害可造成劃傷、骨折、截肢等傷害事故,甚至死亡。
(三)防范措施:
(1)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設備檢查、整改和獎罰力度,嚴防違章指揮和違章作業。
(2)加強安全教育力度,提高操作人員防范意識,嚴禁帶病作業,疲勞作業。
(3)為防止事故發生,塔吊、外梯等起重設備必須由具備資質的專業隊伍安裝,司機必須持證上崗。
(4)機手操作時,必須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不準違章作作業,嚴格執行"十不吊",操作前必須有安全技術交底記錄,并履行簽字于續。
(5)防護設施到位。
三、應急準備措施
1、集團公司應急指揮機構成員:
總 指 揮: 總 裁
副總指揮: 總經理(分公司經理)
成 員: 辦公室主任
安全生產部部長
財務部部長
技術部部長
建筑器材租賃站公司經理
公司應急指揮機構成員出差在外或有其他特殊情況時,按職務高低或事先安排排序遞補。應急指揮機構設在辦公室。
2、實施救助的醫院及相關外部機構的聯絡
(1)救助醫院(選擇項目部就近醫院)電話:
(2)急救中心:120 公安救助:110 消防電話:119
3、電話報救須知
(1)說明傷情(案情)和已經采取了些什么措施,以便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哪些急救的準備。
(2)講清楚傷者(案情)發生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靠近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特征。
(3)說明求救者單位姓名(或事故地)的電話或手機號碼以便救護車(支援車輛)找不到所報地方時,隨時通過電話通訊聯系。
(4)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到現場外等侯接應救護(援)車輛,同時把救護(援)車輛進入工地的路上障礙及時清理,以利于及時進行救護(援)。
(三)急救設施
1、急救箱的配備
急救箱的配備應以簡單的適用為原則,保證現場急救的基本需要,并可根據不同情況予以增減,定期檢查補充,確保隨時可供應救使用。
(1)器械敷料類
消毒注射器(或一次性針筒)、血壓表、聽診器、體溫表、止血帶、止血鉗、剪刀、氧氣袋、無菌橡皮手套、無菌敷料棉球、棉簽、繃帶、膠布及鑷子等。
(2)藥物類
消炎藥(常用)、止痛藥(常用)、止血藥(常用)、生理鹽水、酒精、碘酒、高錳酸鉀等。
(3)急救箱使用注意事項
有專人保管,但不要上鎖,定期更換超期藥品和敷料,每次急救后要及時補充。
2、應急工具準備
(1)擴音器、充電燈、電筒、安全帶、高梯、擔架、粗麻繩等。
(2)起重設備常用扳手工具、葫蘆、鋼絲繩、動滑輪、千斤頂等.
(3)設置隔離區用的警戒帶,各類安全禁止、警告、指令提示標志牌。
(4)應急避難場所
施工現場要安排一間房間用于受傷人員臨時安置場所,房間內要有床和相關急救物品。
3、運行體系準備
(1)應急救援小組職責
1.1每月不少于一次的本現場安全大檢查,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安全隱患整改制度,貫徹執行各項安全防范措施。
1.2進行學習教育和培訓,使小組成員掌握應急救援的基本常識,同時具備安全生產管理相應的素質水平,小組成員每年不少于2次,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提高職工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防范意識。
(2)應急救援小組救援程序:
工地應急小組建立安全值班制度,值班人電話要保證24小時信息暢通,如發生起重傷害事故或重大險情,工作程序如下:
四、應急響應機制的啟動
(一)應急小組長接到事故或重大險情時,立即啟動應急響應預案,并在5分鐘完成以下工作。
(1)確定事故或險情的性質,大小及危害成度。
(2)將事故和重大險情報告公司。
(3)救援小組全面開展救援工作,調集救援物質、人員、車輛等,實施搶救工作。
(4)設置隔離帶,組織疏散人員到安全地帶。
(5)必要時通知社會救助機構,請求給予增援。
(二)應急預案措施
(1)搶救方案根據現場實際發生事故或險情的情況,最大可能迅速調集有針對性的'人員、車輛迅速開展搶救活動,必要時請求公安部門配合疏散人群,維持現場秩序,對于一般的單一性的危險源,只要設置隔離帶和警示標志或留人看守,待隱患排除即可。
(2)傷員搶救立即與急救中心或醫院聯系,請求出動急救車輛,同時在醫院車輛、人員未到場前,施工現場積極開展傷員的救治工作。對于輕微受傷的人員自我感覺良好,四肢活動正常的,可以現場觀察后視情況而定。
(3)事故現場保護,取證工作要同時進行,以防止證據遺失和利于事故處理。
(4)自我保護
在救援行動中,對重大危險源要專人看護,設置隔離帶。救護車輛,救援人員應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配齊安全設施和防護工具,信息暢通,行動積極配合,加強自我保護,確保搶救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
(三)起重傷害人員一般搶救方法
(1)急救方法一般根據受傷情況而定,如果傷者只是輕微的體外創傷切不需要縫合的,可用生理鹽水進行清洗,用酒精進行消炎,敷上消炎藥,進行包扎即可。如果傷者地體外傷但傷口大,需要縫合,這種情況下,在救護車到來之前,可進行傷口的清洗,吃止血藥或打止血針止血,如果血管破裂,可用止血鉗、繃帶扎緊來臨時進行止血處理,防止傷者因失血造成休克甚至死亡。
(2)如果傷者是四肢某一處或幾處骨折,現場可用夾板對骨折處先行固定,防止傷者在移動中加重傷情,等待救護車來進行處理。
(3)如果傷者出現肢體無知覺現象,這就考慮頸脊椎骨折的可能,對于這種病人,不能來回移動,要平躺在木板上,并進行有效的固定,適當吃一些止血藥,防止有內出血的現象,等待救護車到醫院搶救。
(4)如果傷者處于昏迷狀態,經測量血壓有下降狀態,這種情況下,就在考慮為內出血,對于這種傷者,一是要打止血針,二是在每5分鐘測量血壓,并做好記錄,三是不能移動,等待救護車的到來。
(5)如果傷者被倒塌的設備壓在下面,經判斷現場工具無法移開,則在最短的時間內調來吊車、氣割等設備前來搶救.
(6)如果傷者被傷害截肢,除上述搶救方法外,還要對截掉的肢體部分與傷者同時送往醫院。
五、其他事項
(一)本預案范例是公司針對施工現場,有可能發生的起重傷害事故或重大安全隱患,組織緊急救援工作準備和實施的指導性文本,在實施過程中根據不同情況隨機進行調整。
(二)各項目部應按照本預案范例的要求,結合項目部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制定本項目起重傷害事故應急預案,報公司審批備案。
(三)發生起重傷害安全事故或重大險情時,項目部應立即快報,并組織救援小組人員最短時間內進入各自崗位,迅速開展工作。對任何失職、瀆職行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六、本預案范例自公布之日起實施,各項目部必須在本預案實施之日起30日內,完成本項目部起重傷害應急救援預案的制定。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11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了正確、有效、快速地應對和處置機械傷害事故發生時造成的人員傷亡、設備、設施事故,最大限度地減少機械傷害事故造成的人員傷害和設備損失,維護生產穩定,保障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結合公司各部門、車間的實際情況,制定本預案。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國家突發公共事故總體應急預案》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本預案。
1.3工作原則與方針
1.3.1預防為主。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強人身、設備、設施的安全工作,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發生時造成的人身傷亡、設備損壞。
1.3.2統一指揮。在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和協調下,組織開展事故處理、事故搶險、設備設施恢復、應急救援、恢復生產等各項應急工作。
1.3.3分工負責。公司應急救援領導小組要督促相關職能人員及應急救援人員按照統一協調、各負其責的原則建立事故應急處理體系。
1.4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本公司范圍內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的人員、設備、設施出現意外的預防和應急處置。
2、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領導機構及職責
2.1領導機構
2.1.1公司成立應對和處置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安全員辦公室。
2.1.2領導小組組長由公司總經理常瑞欣擔任,副組長由副總吳衛東、安全員竇光濤擔任,小組成員由公司相關職能人員及各班組長(董平)擔任。
2.2公司應對和處置發生機械傷害事故領導小組職責
2.2.1領導公司在出現機械傷害事故應急處理、事故搶險、設備設施恢復、應急救援、恢復生產等各項應急工作。
2.2.2組織研究決定重大應急決策和部署。
2.2.3下達應急指令(宣布進入、解除應急狀態)。
2.3處置機械傷害事故發生所造成的人員傷亡、設備、設施損壞應急指揮小組職責
2.3.1及時掌握觸電事故造成的人員、設備、設施事故情況。
2.3.2落實領導小組下達的應急指令。
2.3.3及時協調解決應急過程中的重大問題。
2.4應急領導小組成員主要職責
2.4.1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是機械傷害事故處理的指揮中心,安全員、設備設施管理員是事故處理的指揮員,負責組織和協調人員救治、設備、設施的搶修維護及故障處理。
2.4.2公司總經理負責指揮公司其余員工做好安全生產等應急工作。
2.4.3副總、各成員要組織人員、設備、設施搶險人員及時到位,保障在人員救治、設備、設施搶險過程中各種材料、物資運輸的及時準確,要確保公司人員、電力系統、機械設備始終處于可控的安全狀態。
2.5應急報警方式和聯系電話
2.5.1報警方式:采用電話報警。
總經理:
副總:
生產部長:
公司安全員:
2.5.2相關指揮人員的通訊聯絡方式:
3、應急相應啟動的等級標準
按照公司發生機械傷害事故的威脅和嚴重程度,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響應預案等級分II、I兩級標準,分別代表較重、嚴重。
3.1II級響應等級
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II級預警:
3.1.1公司出現機械傷害事故,但傷者無肌體缺失或傷勢較輕時。
3.1.2公司出現機械傷害事故,但設備設施受損不嚴重,不會對操作人員及周圍人員構成人身安全的威脅時。
3.1.3公司生產設備出現誤動作而可能傷及操作人員和周圍人員,但情況在可控制范圍內時。
3.2I級響應等級
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者,為I級預警:
3.2.1公司出現機械傷害事故,傷者出現肌體離斷或傷勢較重時。
3.2.2公司出現機械傷害事故,但設備設施受損嚴重,對操作人員及周圍人員構成人身安全的威脅時。
3.2.3公司生產設備出現誤動作而可能傷及操作人員和周圍人員,且情況在不可控制范圍內時。
3.3I級應急響應為最緊急響應,II級應急響應為較低級應急響應,I級響應行動包含II級響應的所有內容。
4、應急響應
4.1II級應急響應
當發布II級預警時,采取下列相應的應對措施:
4.1.1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副組長立即趕到事故現場,并在事故現場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就有關應急問題作出決策和部署,并將有關情況向公司總經理匯報,同時宣布啟動II級應急預案。
4.1.2派專人立即切斷事故發生崗位的設備電源并進行可靠監護,同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進行及時匯報。
4.1.3在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的領導下,事故處理的指揮員立即組織和協調應急救援人員對傷者進行緊急救治并對傷者受傷部位進行妥善處置。
4.1.4維修人員由安全員、設備員、維修組長帶隊,負責對事故發生崗位的設備進行詳細的檢查,同時要求傷者所在班組做好相應應急處置。
4.1.4在檢查中發現設備、設施存在安全隱患后,安全員、設備員、維修組長要準確判斷事故性質,封閉事故現場,利用一切手段向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匯報,準確講清人員受傷或設備受損實際情況以及匯報人及通信聯絡辦法。
4.1.5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人員將人員傷情、設備設施受損情況上報領導小組組長,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應急救援方案。
4.1.6指揮小組應立即對傷者進行緊急救治并妥善運送傷者前往急救中心,4.1.7若是設備受損,指揮小組應通知維修組立即準備修復所需的材料,做好設備修復的準備工作。若是工作人員在巡查或作業時受傷,應立即通知搶險人員將傷者送往集團公司急救中心進行搶救治療。
4.1.9公司必須儲備的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備品有:擔架、氧氣瓶、急救箱、應急燈等。
4.1.10公司應急救援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的統一指揮,實施應急救援工作。
4.2I級應急響應
當發布I級預警時,采取下列相應的應對措施:
4.2.1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組長立即趕到事故現場,并在事故現場組織召開緊急會議,就有關應急問題作出決策和部署,同時宣布啟動I級應急預案。
4.2.2派專人立即切斷事故發生崗位的設備電源并進行可靠監護,同時向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進行及時匯報。
4.2.3在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的領導下,事故處理的指揮員立即組織和協調應急救援人員對傷者進行緊急救治。維修人員由安全員、設備員、維修組長帶隊,負責對事故發生崗位的設備進行詳細的檢查,同時要求傷者所在班組做好相應應急處置。
4.2.4在檢查中發現設備、設施存在安全隱患后,安全員、設備員、維修組長要準確判斷事故性質,封閉事故現場,利用一切手段向應急救援指揮小組匯報,準確講清人員受傷或設備受損實際情況以及匯報人及通信聯絡辦法。
4.2.5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人員將人員傷情、設備設施受損情況上報領導小組組長,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應急救援方案。
4.2.6指揮小組應立即與醫療機構進行溝通,請求派出車輛參與對傷者進行的緊急救治并妥善運送傷者及傷者的離斷肌體前往急救中心。
4.2.7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人員將險情上報領導小組組長,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立即組織有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出具體搶險方案。
4.2.8若是設備受損,指揮小組應通知維修組立即準備修復材料,做好設備修復的準備工作;若是工作人員在巡查或作業時受傷,應立即通知搶險人員將傷者送往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4.2.9公司必須儲備的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救援備品有:擔架、氧氣瓶、急救箱、應急燈等。
4.2.10公司應急救援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應急救援指揮小組的統一指揮,實施應急救援工作。
5、應急啟動信息發布
5.1應急預案啟動后,安全員負責就事故發生過程、救援進度、救援結果等內容進行及時通報,使員工對機械傷害事故下造成的人員傷亡、設備、設施損害情況有客觀的認識和了解。
6、應急結束
6.1應急相應級別改變后,原應急響應自動轉入新啟動的應急響應。
6.2根據事故應急救援結果,在接到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的`指令后,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發出通知宣告應急結束。
7、應急保障
7.1公司設備員、電氣工程師、維修組長應積極與采購部門進行溝通、協調,研究在可能出現設備誤動作時而造成人員傷亡的安全重大問題,加大設備、設施保護力度,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制定并落實可能出現設備、設施出現誤動作而造成人員傷亡的預防性措施、緊急控制措施和恢復措施,根據應急工作需要,建立和完善救援裝備。
7.2公司安全員應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溝通、協調,研究、修訂相關設備、設施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加大人員意識的提高,結合實際情況,切實可行的抓好安全管理工作。
7.2公司應成立應急指揮機構,保證救援裝備始終處在隨時可正常使用的狀態。指揮小組應掌握公司應急救援裝備的儲備情況。
7.3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應完善公司應急機構主要人員名單,并確保名單中所有通訊方式的有效性。各班組也應按照要求完善本班組人員名單表,保障出現機械傷害事故時,本班組人員通訊聯系的準確性。
7.4公司應加強對設備、設施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宣傳人員、設備、設施發生事故后的正確處理方法和應對辦法,提高公司員工的應對能力。
8、后期處置
8.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裝備供應部牽頭組織有關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公司應積極配合,以保證調查組客觀、公正、準確地對事故原因、發生過程、恢復情況、事故損失、事故責任等問題進行調查評估。
8.2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應及時總結和分析應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進一步完善應急救援內容,改進事故搶險與緊急處置措施。
9、附則
9.1本預案由公司應急救援指揮小組負責解釋。
9.2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12
一、編制目的
本預案的編制目的是為了防止施工中發生機械傷害事故,避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促進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總結安全生產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問題和工作重點,提出預防事故的思路和辦法,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編制依據
本預案的編制依據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指南》和《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知識》。
三、應急救援原則
本預案的應急救援原則包括常備不懈、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迅速、準確。
四、指揮機構的設置和職責
本預案的指揮機構包括機械傷害事故安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由組長張偉、副組長汶軍貌和成員張軍超、羅飛、劉雷鵬、朱定良、戴序森、馬振宙組成。該領導小組的職責包括在接到事故報告后,根據應急救援預案和事故的具體情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千方百計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嚴格執行有關救護規程和規定,嚴禁救護過程中的違章指揮和冒險作業,避免救護中的二次傷亡和財產損失;保護好事故現場,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五、裝備及通訊網絡和聯絡方法
本預案的裝備包括常備急救裝備和通訊裝備。常備急救裝備包括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冰袋、各種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輸液裝置、急救包、擔架、止血帶、氧氣袋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或石膏繃帶等。通訊裝備包括指揮部和各經理部配備手機和固定電話,并配備電腦、打印機、傳真機和建立寬帶網絡。聯絡方法包括電話聯系和因特網聯系。
六、應急救援隊伍的任務和訓練
本預案要求各經理部按要求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維持隊伍穩定。應急救援隊伍的任務包括在發生突發性重大安全事故時,通過事前計劃和制定的應急救援措施,利用一切力量迅速控制事故的發展并盡可能排除事故,救援和保護好現場人員和場外人員的生命安全,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低至最小限度。應急救援隊伍的基本任務包括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指導群眾防護,組織群眾撤離,迅速控制危險源,并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檢驗、監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做好現場清潔,消除危害后果。
3、應急救援隊伍的訓練
應急訓練的基本任務是鍛煉和提高救援隊伍在突發事故情況下的快速搶險堵源、及時營救傷員、正確指導和幫助群眾防護和撤離、有效消除危害后果、開展現場急救和傷員轉送等應急救援技能和應急反應綜合素質,有效降低事故危害,減少事故損失。應急訓練的主要目的包括測試預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測試緊急裝置、設備及物質資源供應,提高現場內、外的應急部門的協調能力,判別和改正預案的缺陷,提高公眾應急意識,在單位應急管理的能力方面獲得大眾的認可和信心,改善各種反應人員部門和機構之間的協調水平,明確每個人各自崗位和職責,增強應急反應人員的熟練性和信心,提高整體應急反應能力。
各單位要采取講座、模擬、自學、小組受訓、受訓者和教師互動和考試等方法,對應急救援隊伍進行培訓。要針對不同水平的應急救援人員分別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報警、疏散、救援、指揮和配合。此外,應急救援演也是必要的,其目的是為了提高救援隊伍間的協同救援水平和實戰能力,檢驗應急救援綜合能力和運作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及時改正,提高應急救援的實戰水平。演類型包括基礎演、專業演、戰術演和自選科目演。演的方法和內容包括單項演、組合演和全面演,各單位每年至少應進行一次應急演練,演練時要精心設計,精心準備,模擬實際施工流程,安排多種復雜情況,提高各級負責人的組織指揮能力和職工的搶險救援能力,完善應急組織和預案。
為預防機械傷害事故,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和車輛駕駛員必須取得操作合格證,不準操作與證不相符的機械,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對機械操作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
2、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本機說明書進行操作,包括工作前的檢查、工作中的觀察和工作后的保養。
3、駕駛室或操作室必須保持整潔,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操作人員不得飲酒后操作機械,機械也不得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
4、機械設備停放時應選擇安全的地點,夜間應有專人看管。
5、使用手柄起動的機械應注意手柄倒轉傷人,加油時應嚴禁煙火。
6、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調整等作業。
7、指揮施工機械作業人員必須站在安全地點,同時明確規定指揮聯絡信號。
8、使用鋼絲繩的機械在運行中嚴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觸鋼絲繩,拖拉機械或重物時人員應遠離鋼絲繩。
9、起重作業必須按照相關規程執行。
10、定期組織機電設備和車輛的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查出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
11、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指揮人員的信號,在進行各項動作前,應鳴聲示意。
12、在6級以上大風、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起重機露天作業。
13、起重機的安全裝置必須齊全完整、靈敏有效,嚴禁用限位裝置代替操作機構。
14、起重機作業時,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和通過。
15、必須按規定的起重性能進行作業,不得超載作業和起吊重量不明的物體。
16、起重機的吊鉤和吊環嚴禁補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當更換:危險斷面和鉤頸有永久變形;表面有裂紋;掛繩處斷面磨損超過高度的10%;吊鉤襯套磨損超過原厚度50%;心軸(銷子)磨損超過其直徑的3%~5%。
八、事故處理
1、事故上報必須實行系統上報制度,即事故工點第一管理者必須立即向各自作業隊第一負責人報告,安技人員必須向經指揮部安質科報告,調度人員必須向指揮部調度報告,確保各系統信息及時、準確,為事故處理和消除損失的擴大贏得時間,指揮部將在1小時內及時上報公司和當地安監局。
2、工程安全事故上報程序根據事故程度和傷亡情況分為四級,不同級別的事故上報時間和報告程序也不同,必須按照規定進行逐級上報。
2.改寫每段話。
較大傷亡、重大傷亡和特大傷亡事故的上報程序如下:
一般事故應立即報告當地交警和指揮部;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應在半小時內報告公司和安監局,并在一個小時內報告當地交警和指揮部。上報時間和報告程序逐級上報,交警部門責任認定時間為15天12小時內,而對于特大事故,應在半小時內立即報告當地交警、指揮部、公司和安監局,并在6小時內完成上報程序。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原則為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及時準確。事故調查處理程序如下: 組織調查組,明確任務,進行分工,盡快趕赴現場,進行調查。在調查基礎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分清責任,對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填寫調查報告書,結案歸檔。傷亡事故發生后,應按照“四不放過”原則,盡快進行調查處理,以便弄清情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吸取教訓、采取措施、改進工作,并使領導和職工群眾從中受到教育,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
在調查時,要全面細致查看現場,聽取當事者、知情人、見證人和基層領導的陳述;要注意發現痕跡,廣泛收集物證;要做詳細記錄,進行拍照、畫圖和錄像;要及時了解醫療部門對傷亡情況的報告;要組織計劃、物資、財會部門提出經濟損失的分析報告;根據需要,向有關部門索取與事故有關的生產、技術、設備的資料;組織技術鑒定和模擬試驗等等。
傷亡事故調查組的職責包括:查明傷亡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和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確定傷亡事故的性質和責任者;提出對傷亡事故有關責任單位或責任者處理依據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議;向派出調查組的人民政府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交調查組成員簽名的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
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的內容包括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單位(包括單位名稱、所在地址、隸屬關系等)和與發生事故有關的單位及有關的人員;事故的人員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情況;事故的經過及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責任認定及對責任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處理建議;整頓和防范措施;調查組負責人及調查組成員名單(簽名),必要時在事故調查報告書中還應附相應的科學鑒定資料。
在處理事故時,應結合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規定,分清事故的責任,對責任者進行嚴肅處理。凡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應當追究有關領導和管理者的責任:
1.安全管理混亂,無人負責安全工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健全,導致職工無法遵循規章制度。
2.沒有按規定進行職工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導致工人未經考試合格就上崗操作。
3.沒有按規定使用安全技術措施經費。
4.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和技術改造項目沒有執行“三同時”規定。
5.在推行各種經濟承包責任制中沒有勞動安全衛生內容要求和相應措施。
6.設備超過檢修、檢驗、使用期,超負荷以及帶病運轉。 7.沒有積極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 8.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
3.造成事故的原因包括違章指揮、違反安全生產責任制、發現危險不報告或不采取措施、擅自改變安全裝置和設備、不穿戴防護服裝和用具、設計、施工錯誤。
4.行政處分應對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者給予,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行政處分的情況包括破壞事故現場、隱瞞事實、搶救不力、弄虛作假、不吸取教訓、非法制造特種設備等。
5.在調查、處理傷亡事故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打擊報復的,由所在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對事故責任者要進行教育和給予經濟處罰、紀律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7.在事故善后處理中,需要根據國家政策對傷亡人員及其家屬在精神和經濟上給予幫助。
8.應當歸檔的資料包括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調查報告書及批復材料、現場調查記錄、技術鑒定和試驗報告、物證和人證材料、經濟損失材料、事故責任者的自述材料、醫療部門的診斷證書、發生事故時的.工藝條件、操作情況和設計資料,以及處分決定和受處分人員的檢查材料。
11、關于事故的報告和文件
在處理事故時,需要及時通報、簡報和備案相關文件。這些文件包括有關事故的文字資料,以及照片、磁盤和縮微膠片等其他資料。
12、調查組成員的信息
在調查事故時,需要注明參加調查組的人員姓名、職務和單位。這有助于確保調查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13、處理批復機關的意見
在處理事故時,需要考慮處理批復機關的批復意見。這些意見可以指導后續的處理和改進工作。
14、事故資料的內容
事故資料不僅包括文字資料,還包括照片、磁盤和縮微膠片等其他資料。這些資料有助于了解事故的全貌和原因,從而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九、現場醫療救護
1、應急電話
在施工現場,應該備有急救電話120,以便在發生事故時及時呼叫救護車。
2、常備物品
施工現場應該配備常見的急救物品,如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冰袋、消毒液、一次性注射器、輸液裝置、急救包、擔架、止血帶、氧氣袋、小夾板和石膏繃帶等。
3、急救藥品和消毒用品
除了常見的急救物品外,施工現場還應該備有各種急救藥品和消毒用品。
4、現場急救概念和步驟
1)現場急救概念
現場急救是指在事故現場進行初級救生,穩定傷病員的傷、病情,減少并發癥,并為下一步救治作好準備。現場急救的及時性和正確性關系到傷病員的生命和傷害結果。
2)急救步驟
急救應遵循四個步驟:調查現場、初步檢查傷病員、呼救求助、第二次檢查。在施救的同時,應該通知救護人員并反映傷病員的傷情和簡單的救治過程。
5、事故急救處理辦法
1)止血
止血的方法包括壓迫止血法。先抬高傷肢,然后用消毒紗布或棉墊覆蓋在傷口表面,再用繃帶或布條加壓包扎止血。在現場可以使用清潔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織品代替。
2.指壓動脈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是一種簡便、迅速有效的方法,可以按出血部位采用指壓面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股動脈、脛前后動脈止血。但該方法不持久。
包扎和固定是處理創傷的重要方法。可以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潔的醫用紗布覆蓋創傷處,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在肢體骨折時,可以使用繃帶包扎夾板來固定受傷部位上下兩個關節,以減少損傷、減輕疼痛并預防休克。
搬運是處理創傷的關鍵步驟。經過現場止血、包扎和固定后,應盡快正確地搬運傷員送往醫院。在搬運嚴重創傷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運送傷員,并在頭部放置冰袋,路途中要盡量避免震蕩。在搬運高處墜落傷員時,若有脊椎損傷可能,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忌只抬傷員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傷員,否則將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緊急安全疏散是預防事故發生的重要措施。施工現場應設立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走道、緩降器、救生袋、救生滑梯等,并教育和培訓從業人員學會自救和求救的方法。發生安全事故時,要努力保護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各級領導和救護組要組織好救護工作,選擇現成的疏散通道和設施,盡快疏散人員和設備。如遇到不能處理的緊急情況,要立即報警請求社會支援。
社會支援是處理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發生事故后,如遇到不能處理的緊急情況或為了最快、最有效、最大限度地搶救、救護傷員,應立即報警和聯系社會組織機構請求社會支援。建立與公司本部和當地相關單位的社會支援連絡體系,保證在突發安全事故后能使傷員得到急時的搶救和治療,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社會支援電話包括火警電話、匪警電話、救護電話和交通事故求救電話。
項目經理部應急救援聯絡電話的建立是應對機械傷害事故的重要措施。在緊急情況下,可以聯系項目經理部的組長、副組長和組員,以便及時采取應急措施。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13
1總則
1.1為及時、有效、迅速地處理由于機械傷害造成的人身傷亡事件,避免和減輕因機械傷害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根據《xx公司安全生產危及事件管理工作規定》的通知精神要求,特制定《遼寧大唐國際錦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機械傷害人身傷亡事故應急預案》。
1.2本預案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以“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以《中國xx公司安全工作規定》、《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機械部分)有關內容為指導,根據電力生產的特點,結合實際情況而制定。
2概況
在機組檢修、設備改造,日常生產維護,對外承接檢修工程及機械加工工作中,因執行制度不嚴、安全技術措施不認真落實、少數員工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不強、習慣性違章時有發生等原因均有可能造成機械傷害。
3應急預案內容
3.1應急指揮機構及其職責
3.1.1應急救援指揮部
總指揮:xx
副總指揮:xx
機構成員:周彥東,劉清志
3.1.2指揮部職責:
事故發生后,總指揮或總指揮委托副總指揮趕赴事故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成立現場指揮部,批準現場救援方案,組織現場搶救。負責組織有關部室定期進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
在發生機械傷害人身傷亡事件后,接到事故報告后根據本預案規定程序,組織力量對現場進行事故處理,必要時向地方政府匯報。
負責向集團公司和分公司匯報事故情況和事故處理進展情況。
組織和提供在搶險過程中善后處理工作的物資和車輛供應
3.1.3各成員職責
明確本應急預案修訂周期及日常檢查工作。
組織對本應急預案進行演練。
根據事故報告宣布啟動本預案。
當危及狀態消除,宣告應急行動結束。
負責發生事故后(原因、處理經過,人員傷亡情況及經濟損失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3.1.4應急通訊:
領導小組組長xx辦公室電話xx手機66001
副組長xx辦公室電話xx手機66008
xx辦公室電話xx手機66006
xx辦公室電話xx手機66007
xx辦公室電話2986005手機66005
日常管理辦公室安監部辦公室電話安監部部長:xx手機66061
公司火警(消防隊)電話社會火警電話119
公司醫務室電話市醫院急診電話120
公司總機電話公司值班電話(值長)
3.2危急事件的預防
3.2.1各級人員在作業工作中均應嚴格執行《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機械部分)“31條”“35條”“36條”“37條”的規定。
3.2.2機械加工工作中操作人員必須熟悉加工設備的性能和正確的操作方法,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3.2.3使用工具前應進行檢查,不完整的工具不準使用。
3.2.4大錘和手錘的錘頭必須完整,且表面光滑,不得有歪斜、缺口、裂紋等情形。大錘及手錘的手柄必須裝設牢固。
3.2.5不準戴手套或單手掄大錘,掄大錘時周圍不準有人靠近。
3.2.6用鑿子鑿堅硬物體時(如各種金屬、水泥等),必須配戴防護眼鏡,必要時裝設臨時安全圍欄,以防碎片打傷人。
3.2.7銼刀、手鋸、木鉆、螺絲刀等工具手柄應安裝牢固,沒有手柄的不準使用。
3.2.8砂輪必須進行定期檢查。砂輪應無裂紋及其它不良情況。砂輪機必須裝有鋼板制成的防護罩。禁止使用無防護罩的砂輪機。
3.2.9使用砂輪機研磨時,應戴防護眼鏡。用砂輪機磨工具時應使火星向下,不準用砂輪側面研磨工具。
3.2.10使用時操作人員應站在鋸片的側面,鋸片應緩慢靠近被加工物體,不準用力過猛。
3.2.11使用鋸床時,必須把鉆孔的物件安裝牢固,不準戴手套操作。
3.2.12使用鋸床時,工件必須夾牢,長的工件兩頭應墊牢,以防止工件鋸斷時傷人。
3.2.13各種加工機械附近要設有明確的操作注意事項。
3.2.14在清理金屬碎屑時,必須等轉動設備停轉才可清理。不準用手直接清理,要用專用工具。
3.2.15在設備檢修和正常維護過程中應做好以下工作:
為了保證有安全的工作條件和設備的安全運行、防止事故發生,必須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因為在工作票的欄目里,對于每項的要求都比較嚴謹,從工作負責人的確定到工作地點及內容,工作開工時間到結束時間的'計劃安排,必須采取的安全措施一應俱全,為員工在工作過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奠定可靠的基礎。如不執行工作票制度,就不可能有完善的安全措施,所檢修的設備與運行設備無法隔斷,人員與設備的安全無法保障,事故隨時都有發生的可能。
作業前應認真進行作業風險預控分析,工作負責人根據作業內容、作業方法、作業環境、人員狀況等去分析可能發生危及人身或設備安全的危險因素,認真填寫作業風險分析表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預防事故的發生。
3.2.16在燃料運輸量設備系統上進行檢修和維護作業時還應做好以下工作
在進行斗輪機和推煤機的檢修過程中,應做好防止機器突然啟動的安全措施,切斷相關設備和電源,并掛“禁止合閘,有人工作”警告牌。防止起重作業更換液壓馬達時,斗輪懸架必須用鋼絲繩和支架牢牢地固定在有可靠拉力的錨連接的鋼件上,嚴格檢查工器具、必須保證完好,起吊時檢修人員必須聽從起重工指揮。嚴禁站在吊車起吊臂和重物下方,物放平穩,防止落物傷人。懸臂前端安裝可靠支撐,斗輪機體必須放在平穩的支撐上,防止傾斜傷人,由于斗輪機龐大,將斗輪機懸臂平放在煤堆上,工作人員應穿合適的工作服、工作鞋,系好安全帶,在傳遞鋼絲繩時,應設專人指揮,并做好高處作業防墜落措施,工作區下面禁止站人、懸臂在下限位時、滾筒上至少有5圈鋼絲繩,上限位時滾筒上至少有3圈鋼絲繩,空跑道位置,鋼絲繩固定點牢固可靠,否則將會傷害工作人員和損壞設備。在推土機消缺過程中,上下要小心,抓牢把手時方可上下以防滑跌傷人。對煤堆上形成的陡坡、懸崖在未消除前,推煤機不得靠近。
在檢查和清理輸煤設備時,應防止人身觸及皮帶或其他轉動部位。禁止在皮帶上行走和傳遞工具。拆卸逆止器時,應注意皮帶上是否有余煤,防止發生倒轉,必要時應卡住皮帶。在斜坡皮帶更換托輥時,應注意防止托輥掉落,順勢滾下傷人。搬運十字滑塊、逆止器等重物時,應防止突然掉落砸腳或擠手等定期對翻車機遷車臺、空車調車機牽引鋼絲繩進行檢查,加涂潤滑脂。
用工器具時,如:手拉葫蘆、電動葫蘆、千斤頂、鋼絲繩、梯子、手提式電動工具、安全帶等應進行測試,符合質量標準方可使用,不符合標準的一律作廢。電動葫蘆只限于熟悉使用方法,并經考試合格,取得合格證的人員使用。
3.3應急預案的啟動
日常管理辦公室人員接到機械傷害通知后,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組織處理事故,并宣布啟動事故應急預案,要求通訊保持隨時暢通。
3.4危急事件的應對
3.4.1必要物資準備
工作服及手套。
安全帶、安全帽、工具包。
安全隔板、臨時遮欄。
警示牌。
機組大、小修及復雜的檢修、機械加工項目,公司醫務室派醫生和護士到現場值班。
3.4.2危急事件的應對
當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后,現場作業人員應及時匯報機械傷害人身傷亡事件應急日常管理辦公室,同時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迅速判明受傷者的部位,聯系公司醫務室和撥打120急救電話,必要時可對受傷者進行臨時簡單急救。
日常管理辦公室人員接到通知后,迅速趕到事故現場,組織處理事故,并宣布啟動事故應急預案,要求通訊保持隨時暢通。
日常管理辦公室人員判明情況后及時匯報機械傷害人身傷亡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成員接到通知后迅速趕赴事故現場,組織協調處理事故,并根據情況向集團公司、分公司、市安委會匯報。
危急狀態消除,由日常管理辦公室主任或副主任宣布應急行動結束。
3.5生產、生活維持或恢復方案
3.5.1現場作業人員應配合醫療人員做好受傷人員的緊急救護工作,安監部門人員應做好現場的保護、拍照、事故調查等善后工作。
3.5.2現場的事故處理工作完畢后,應急行動也宣告結束。事故的調查和處理工作屬正常工作范圍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14
為有效防止突發性機械設備、機械傷害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傷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結合本項目實際,制定本預案。
一、本項目可能發生的機械設備、機械傷害事故
1、機械設備性能發生故障,造成某些部件脫落、斷裂,造成本身或吊件墜落傷人、傷物。
2、機械設備性能發生故障,造成漏電、制動失靈,操作人員觸電,車輛沖出路面傾翻。
3、操作人員不按規程操作,造成周邊人員、車輛、物器傷害。
4、施工人員不按施工安全規程施工,不注意自己衣著穿戴,造成自身傷害。
二、預防機械設備、機械傷害事故的措施
1、各單位要加強對機械設備安全工作的領導,經常性地組織操作人員學習機械原理及操作規程,提高安全生產意識,排查設備故障,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消除隱患。
2、各單位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必須持有有關部門頒發的`操作證,并熟悉設備的構造、原理、性能及安全技術要求,嚴禁操作人員違規操作,機械設備帶“病”作業。
3、教育機械設備操作人員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注意周圍環境,保護自己,不傷害他人。教育其他員工按項目施工安全要求施工,與施工機械保持安全距離;注意自己衣著穿戴,防止被機械卷入,造成人身傷害。
三、應急救援救援準配
1、成立應急救援領導組。經理部、分經理部突發事件應對領導組即就是經理部、分經理部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2、經理部、分經理部有關職能部門平時要做好應急救援的物資、技術準備。
四、響應與應急救援
1、事故呈報流程按項目部《突發事件預案》規定執行。
2、事故一旦發生,事故現場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按照項目部《突發事件預案》領導組、部門分工,調動人、機、物、器,首先搶救受害人,疏散危險區域內人、機、物、器,切斷事故蔓延鏈條,控制現場。事故現場應急指揮部應根據規程和現場情況提供技術支持,防止二次事故的發生。受害人經臨時處置后,需緊急救治的應立即送往醫院治療。如需要外部支援,指揮部應及時通知地方相關部門,請求援助。指揮人員應利用一切資源盡快消除事故隱患。
3、事故發生地的有關單位必須嚴格保護事故現場,確因搶險需要移動現場物件時,必須做出標志、拍照、詳細記錄和繪制現場圖,并妥善保存現場主要痕跡、物證等。
五、應急救援技術措施
1、漏電觸電。若機械設備出現漏電觸電現象,當事人應及時向工區負責人或應急救援領導組報告,采取有效的搶救措施。若操作人員觸電,應盡快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實施搶救。
2、剎車失靈。上坡時出現剎車失靈,不能脫檔,松掉油門,靠邊行駛,將發動機熄火,利用手制動將車停住,然后找人處置。下坡時出現剎車失靈,掛低速檔行駛,不能將發動機熄火,靠邊行駛,行駛至平坦的地方將發動機熄火,利用手制動將車停住,然后找人處置。
3、提升設備事故。當提升設備出現事故時,立即將現場人員迅速撤離,通知應急救援小組,組織人員對井架、電動葫蘆(卷揚機)、聯接件的安全隱患進行處理。
六、善后處置
應急響應結束后,經理部、分經理部和相關部門,應做好善后處置,對突發事件中的傷亡人員、應急處置人員以及緊急調集、征用的有關單位及個人物資,按照有關規定,給予撫恤、補助或補償,并提供心理及司法援助,做好生產恢復工作。
七、事故調查處理
應急救援結束后,經理部、分經理部要組織有關部門或協助上級調查組,對突發事件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進行調查評估,并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對突發事件做出處理。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15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是安全生產的方針,然而無論預防工作如何周密,其事故和災害總是難以根本杜絕。為了避免或減小事故和災害的損失,應付緊急情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十七第和第六十九條的規定,成建委發(20xx)834號文成都市建設工程施工安全重大危險源管理辦法《重大危險源辨識》(GB18218-20xx)規定,特擬定項目生產安全事故應急與急救的組織和準備工作之預備方案。
一、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組織機構及職責
(一)工程項目經理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王希晨
副組長:潘明霞
成員:張躍輝、張光臨、龔浩、王星星
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項目部辦公區域內,并配備各內勤人員
電話:(全天24小時開通)
(二)領導小組職責:
1、組長對整個現場的安全做好總的協調和調配。
2、副組長必須要有管現場必須管安全的思想,在保證安全第一的情況下保證生產的質量和進度。掌握匯總有關情報信息,及時作出處置決斷;負責對安全事故救援工作的指揮協調,調動有關力量進行搶險救護工作。
3、工長必須保證工人的安全,合理地組織生產和施工。
4、專職安全員職責:對現場存在的安全隱患果斷地提出處理辦法,對現場違反安全操作規程的人員提出警告并予以處理意見。向項目經理部及公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報告事態發展情況,執行上級有關指示和命令;發布應急救援命令、信號;及時向公司匯報情況,并請求公司的支援;組織做好善后工作,配合上級開展事故調查工作。
5、班組長必須對各個工種進行班前安全教育,每周召開安全例會,總結上周工作,同時對下周工作進行部署。對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的工種進行強化教育。
(三)應急救援人員
以項目施工管理人員為主,根據需要增加配套工種人員。
(四)應急救援器材
施工現場設置醫療救援小組。施工現場的起重設備、機械設備、運輸汽車、乘用汽車;其它器材:千斤頂、沖擊夯、應急燈、消防栓、消防水帶、滅火器、救護擔架、一定數量麻袋、竹筐等。
二、應急救援措施的一般程序和措施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應急救援的根本方針,應急救援的目的是為了救人以及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和防止損失和人員傷亡進一步擴大。
重大事故發生后,在事故現場的主要負責人應按以下程序迅速開展緊急救援組織工作:
(一)迅速組織救援人員趕赴出事點進行分工安排,組織救援指揮小組。
(二)緊急疏散事故發生地危險區域的人員,設置警戒線。
(三)現場設置的醫療搶救小組全力進行救援工作。
(四)切斷事故點電源,氣源等危險源。
(五)立即將事故情況報告上級領導和相關單位。
(六)安排救援所需器材就位。
(七)對事故可能進一步擴大的危險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八)盡快研究救援方案并實施救援。
(九)自身無能力救援和無能力控制事故進一步擴大時,應立即向公司當地“119”求救;有人員傷亡時立即通知“120”急救中心。
(十)上級領導及有關人員到現場后,立即組成現場臨時搶險拆除小組,制定可行救援方案并實施救援。
(十一)對第一現場用拍照、攝像、書面記錄等方法取證,并妥善保管有關物證。
(十二)制定善后處理方案。
三、易發生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
應急救援的原則是:機智果斷、細致全面、及時穩妥、方法正確、安全可靠。
一、應急預案內容
1目的
本建筑工地是一個多工種、立體交叉作業、施工機械眾多的施工場地,在施工過程中,機械傷害是建筑行業常見事故中四大傷害的'其中一種,特別在施工周期長,勞動力、施工機械、物料投入較多,交叉作業有出現。為避免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最大限度的減少機械傷害事故的損失和事故造成的負面影響,保障財產和人員的安全,針對施工現場實際,特制定本應急預案。
2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于本項目部在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做出應急準備與響應。
3職責
3.1機械傷害事故發生時,由項目部經理負責指揮處理事故。
3.2項目應急救援隊、施工員、安全員等相關人員應在發生事故發生地,協同處理事故。
4防止機械傷害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4.1教育培訓措施。對各類機械操作手加強機械常識、安全操作堆積知識的教育培訓,提高安全生產技能和安全自我防護意識。教育培訓可采用培訓班、宣傳欄、知識競賽、安全會議、班前會等形式。
4.2對各類機械操作手,特別是特種作業操作手,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要求組織培訓,達到全部持證上崗的要求。
4.3加強機械設備維修保養。各級各使用單位、部門定期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完善各類安全部件,對國家強制要求檢測的設備經權威部門檢測,對外嚴格檢查檢測合格證,從本質上消除機械安全隱患。
4.4做好機械設備專項檢查,設備管理部門定期對所有機械進行專項檢查,重點檢查設備安全部件、檢測情況,設備完好狀況,清除國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設備,對查出設備安全隱患督促有關部門維修、整改、力求各類機械設備處于安全運行狀態。
4.5加強現場監督檢查。各安全職能部門和現場安全員加強施工現場機械設備使用的監督檢查,安全職能部門定期檢查,現場專職安全員應有專人日常巡查,發現設備事故隱患,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定人定責確定整改時間,消除一切設備安全隱患。
4.6施工現場配備必要的消毒藥品和急救用品,確保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應急所需。
5應急預案內容
5.1輕傷事故
5.1.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向應急小組匯報
5.1.2對傷者同時消毒、止血、包扎、止痛等臨時措施。
5.1.3盡快將傷者送醫院進行防感染和防破傷風處理,或根據醫囑作進一步檢查。
5.2發生重傷事故
5.2.1立即關閉運轉機械,保護現場,及時向現場應急指揮小組及有關部門匯報,應急指揮部門接到事故報告
5.2.2立即對傷者進行包扎、止血、止痛、消毒、固定等臨時措施,防止傷情惡化。如有斷肢等情況,及時用干凈毛巾、手絹、布片包好,放在無裂紋的塑料袋或膠皮袋內,袋口扎緊,在口袋周圍放置冰塊、雪糕等降溫物品,不得在斷肢處涂酒精、碘酒及其他消毒液。
5.2.3迅速撥打120求救和送附近醫院急救,斷肢隨傷員一起運送。
5.2.4遇有創傷性出血的傷員,應迅速包扎止血,使傷員保持在頭低腳高的臥位,并注意保暖。正確的現場止血處理措施:
a)一般傷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鹽水(0.9%NaCl溶液)沖洗傷口,涂上紅汞水,然后蓋上消毒紗布,用繃帶,較緊地包扎。
b)加壓包扎止血法:用紗布、棉花等做成軟墊,放在傷口上再加包扎,來增強壓力而達到止血。
c)止血帶止血法:選擇彈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帶或三角巾、毛巾、帶狀布條等,上肢出血結扎在上臂上1/2處(靠近心臟位置),下肢出血結扎在大腿上1/3處(靠近心臟位置)。結扎時,在止血帶與皮膚之間墊上消毒紗布棉紗。每隔25-40分鐘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鐘。
6電話報救須知
6.1在就地搶救的同時,應立即打120電話,向醫療單位求救,并準備好車輛隨時運送傷員到就近的西麗醫院救治。
6.2撥打電話時要盡量說清楚以下幾件事:
a:說明傷情和已經采取了哪些措施,好讓救護人員事先做好急救準備;
b:講清楚傷者在什么地方、什么路幾號什么路口,附近有什么樣特征;
c :說明報救者單位、姓名和電話;
d:通完電話后,應派人在現場外等候接應救護車,同時把救護車進工地的路上障礙及時給予清除,以得救護車到達后,能及時進行搶救。
7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人員及其電話號碼:
7.1值班電話:
7.2應急救援領導
8事故后處理工作
8.1配合有關部門查明事故原因及責任人。
8.2以書面形式向上級寫出報告
8.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8.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8.5向所有人員宣讀事故結果,及對責任人的處理意見。
二、機械傷害的種類及相應管理措施:
(一)機械傷害類型
機械裝置在正常工作狀態、非正常工作狀態乃至非工作狀態都可能發生危險。
機械在完成預定功能的正常工作狀態下,存在著不可避免的但卻是執行預定功能所必須具備的運動要素,有可能產生危害后果。例如,零部件的相對運動,鋒利刀具的運轉,機械運轉的噪聲、振動等,使機械在正常工作狀態下存在碰撞、切割、環境惡化等對人員安全不利的危險因素。
機械裝置的非正常工作狀態是指在機械運轉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意外狀態,包括故障狀態和檢修保養狀態。設備的故障,不僅可能造成局部或整機的停轉,還可能對人員構成危險。如電氣開關故障,會產生機械不能停機的危險;砂輪片破損,會導致砂輪飛出造成物體打擊;速度或壓力控制系統出現故障。會導致速度或壓力失控的危險等。機械的檢修保養一般都是在停機狀態下進行,但其作業的特殊性往往迫使檢修人員采用一些非常規的做法,例如,攀高、進入狹小或幾乎密閉的空間、將安全裝置短路、進入正常操作不允許進人的危險區等,使維護或修理過程容易出現正常操作不存在的危險。
機械裝置的非工作狀態是機械停止運轉時的靜止狀態,在正常情況下,非工作狀態的機械基本是安全的,但不排除發生事故的可能性,如由于環境照度不夠而導致人員發生碰撞事故;室外機械在風力作用下的滑移或傾翻;結構垮塌等。
在機械行業,存在以下主要危險和危害:
(1)物體打擊:是指物體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產生運動,打擊人體而造成人身傷亡事故。不包括主體機械設備、車輛、起重機械、坍塌等引發的物體打擊。
(2)車輛傷害:是指企業機動車輛在行駛中引起的人體墜落和物體倒塌、飛落、擠壓造成的傷亡事故。不包括起重提升、牽引車輛和車輛停駛時發生的事故。
(3)機械傷害:是指機械設備運動(靜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與人體接觸引起的擠壓、碰撞、沖擊、剪切、卷入、絞繞、甩出、切割、切斷、刺扎等傷害。不包括車輛、起重機械引起的傷害。
(4)起重傷害:是指各種超重作業(包括起重機安裝、檢修、試驗)中發生的擠壓、墜落、物體(吊具、吊重物)打擊等。
(5)觸電:包括各種設備、設施的觸電,電工作業時觸電,雷擊等。
(6)灼燙:是指火焰燒傷、高溫物體燙傷、化學灼傷(酸、堿、鹽、有機物引起的體內外的灼傷)、物理灼傷(光、放射性物質引起的體內外的灼傷)。不包括電灼傷和火災引起的燒傷。
(7)火災傷害:包括火災造成的燒傷和死亡。
(8)高處墜落:是指在高處作業中發生墜落造成的傷害事故。不包括觸電墜落事故。
(9)坍塌:是指物體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過自身的強度極限或因結構穩定性破壞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溝時的土石塌方、腳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建筑物坍塌等。不包括礦山冒頂片幫和車輛、起重機械、爆破引起的坍塌。
(10)火藥爆炸:是指火藥、炸藥及其制品在生產、加工、運輸、貯存中發生的爆炸事故。
(11)化學性爆炸:是指可燃性氣體、粉塵等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接觸引爆物體時發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氣體分解、噴霧、爆炸等)。
(12)物理性爆炸:包括鍋爐爆炸、容器超壓爆炸等。
(13)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
(14)其他傷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傷害,如摔、扭、挫、擦等傷害。
就機械零件而言,對人產生傷害的因素有:
(1)形狀和表面性能;切割要素、銳邊、利角部分、粗糙或過于光滑。
(2)相對位置:相對運動,運動與靜止物的相對距離小。
(3)質量和穩定性:在重力的影響下可能運動的零部件的位能。
(4)質量、速度和加速度:可控或不可控運動中的零部件的動能。
(5)機械強度不夠:零件、構件的斷裂或垮塌。
(6)彈性元件的位能,在壓力或真空下的液體或氣體的位能。
(二)機械傷害預防對策:
機械危害風險的大小取決于機器的類型、用途、使用方法,人員的知識、技能、工作態度;同時,還與人們對危險的了解程度和所采取的避免危險的技能有關。正確判斷什么是危險和什么時候會發生危險是十分重要的。預防機械傷害包括兩方面的對策。
1.實現機械安全:
①消除產生危險的原因。
②減少或消除接觸機器的危險部件的次數;
③使人們難以接近機器的危險部位(或提供安全裝置,使得接近這些部位不會導致傷害);
④提供保護裝置或者防護服。
上述措施是依次序給出的,這些措施也可以結合起來使用。
2.保護操作者和有關人員安全:
①通過培訓來提高人們辨別危險的能力;
②通過對機器的重新設計,使危險更加醒目(或者使用警示標志);
③通過培訓,提高避免傷害的能力;
④采取必要的行動來避免傷害的自覺性。
三、本工地救援車號牌及聯系方式:
1、救援車號牌:川AA1W20聯系方式:龔浩134 6985 2198
2、附近應急救援資源情況:
成都市新都區龍虎鎮衛生醫院,距離施工現場2公里
急救電話120或83904096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06-19
【精品】機械傷害應急預案07-21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03-05
機械傷害應急預案15篇(優選)07-21
車間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通用05-21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記錄11-26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精選12篇)02-16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4篇)04-26
高處墜落機械傷害搶救應急預案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