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環保能源公司防汛、防強對流天氣應急預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一些不在自己預料之中的事件,為了控制事故的發展勢態,時常需要預先編制應急預案。那么你有了解過應急預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環保能源公司防汛、防強對流天氣應急預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事故風險分析
1
事件類型:汛情、強對流天氣等突發自然災害。
危害程度分析:易造成重大人身傷亡、設備損壞等影響嚴重的事故。
應急指揮機構及職責2
應急指揮機構
2.1
應急救援指揮部
2.1.1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 XXX XXX XXX XXX XXX
各工作小組
2.1.2
根據現場應急處置工作需要,結合公司人員、機構等實際情況,設置4個應急救援工作小組,分別為搶險救援組、物資保障組、警戒疏散組、后期保障組。
1、搶險救援組:由檢修技術部主任擔任組長,成員由生產運行部成員、檢修技術部成員和外委單位等成員組成。
2、物資保障組:由設備采購部主任擔任組長,成員由設備采購部、綜合管理部相關成員組成。
3、警戒疏散組:由安健環部主任擔任組長,成員由安健環部成員、安保隊員組成。
4、后期保障組:由綜合管理部副主任擔任組長,成員由財務部、綜合管理部等相關成員組成。
應急指揮機構的職責
2.2
應急救援指揮部職責
2.2.1
(1)負責應急預案的啟動和應急預案的終結;
(2)負責現場應急指揮工作;
(3)收集現場信息,核實現場情況,根據事故性質、發生地點、波及范圍、人員分布、救災人力和物力、事態發展制定和調整現場應急搶險方案和安全措施并組織實施;
(4)組織、協調、指揮現場各應急工作小組及外委單位應急救援工作;
(5)負責整合、調配現場應急資源,根據情況及時向有關單位提出求援申請;
(6)收集、整理應急處置過程的有關資料,負責保護事故現場及相關數據;
(7)組織事故調查,對應急工作進行總結。
工作小組職責
2.2.2
1、搶險救援組
(1)在事故發生后,負責運行方式調整和安全措施落實,必要時保障安全停機,避免重大設備損壞事故,盡快保證系統穩定運行。
(2)會同其他部門及事故單位著手搶險救災,對損壞的生產(基本建設)設施、設備進行恢復,盡快達到正常生產(建設)要求。
(3)負責傷員緊急救治。
2、物資保障組
(1)負責應急物資裝備的準備、采購和存儲管理,調集有效資源,提供最及時、最大限度的物資保障和供應。
(2)配合其他部門參加應急救援工作。
3、警戒疏散組
(1)負責公眾疏散(包括廠內人員和廠外周邊人員),引導消防人員或醫護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2)負責事故現場的警戒隔離,禁止無關人員進入。
4、后期保障組
(1)負責應急過程中的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
(2)負責死傷人員及家屬、周邊群眾的安撫、救助工作,穩定人員情緒。
(3)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傳染病的暴發流行;
及時檢查、監測災區的飲用水源、食品等衛生狀況;并會同附近縣以上醫療機構、衛生防疫站做好衛生防疫和醫療救護工作。
(4)負責應急資金保障、保險理賠工作。
(5)根據應急領導小組意見,負責對外發布。
處置程序3
響應級別
3.1
Ⅰ級:氣象部門發布紅色預警信號,3小時降雨量將達100mm以上,或者已達到100mm以上且降雨量可能持續。
Ⅱ級:氣象部門發布橙色預警信號,3小時降雨量將達50mm以上,或者已達50mm降雨量且降雨可能持續。
Ⅲ級:氣象部門發布黃色預警信號,6小時降雨量將達50mm以上,或者已達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Ⅳ級:氣象部門發布藍色預警信號,12小時降雨量將達50mm以上,或者已達50mm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續。
信息報告時限、程序和方式
3.2
本單位24小時應急值班電話:XXXXXXX(中控室)。 3.2.1突發事件發生后,現場人員應立即向應急值班室匯報,應急值班室3.2.2
接警人員接到警報后,立即進行核實并根據事件情況逐級報告至應急辦公室負責人、分管安全的領導,直至總經理。報告同時立即開展自救。
發生Ⅱ級以上事件,應急辦公室在應急領導小組授權下立即用電3.2.3話、傳真或電子郵件逐級上報上級主管單位,最遲不得超過40分鐘,同時按規定上報地方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
應急辦公室及時掌握事態發展和現場救援情況,及時向應急指揮部3.2.4匯報。
應急報告內容主要包括時間、地點、信息來源、事件性質、影響范3.2.5
圍、事件發展趨勢和已經采取的措施等。應急處置過程中,要及時續報有關情況。
應急指揮機構啟動
3.3
(1)當發生突發事件時立即逐級上報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領導小組組長核實情況后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實施現場應急響應,控制事態影響擴大;
發生Ⅱ級以上事件時,立即向上級主管單位報告;
(2)成立現場應急指揮部,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工作;
各部門按職責分工,立即組織開展應急處理工作。
應急資源調配
3.4
現場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根據救援工作的需要,協調調動公司內部應急救援資源;現場應急指揮部總指揮根據救援工作的需要,取得總經理的授權后,可以及時聯系葉縣應急管理局、葉縣應急救援指揮中心、上級公司等有關部門,協調調動公司外部應急救援資源。
應急救援
3.5
現場自救。現場應急救援行動主要依靠事發單位應急處置力量。事故發生后,事故單位首先組織職工開展自救、互救,并通知有關專業救援機構。
現場處置過程中要遵循“保人身”的首要原則,事故現場出現危及現場處置人員人身安全或容易導致其他次生或衍生事故的情況時,現場應急指揮部應暫時停止現場救援活動,指揮人員立即撤離,疏散至安全地帶。
擴大應急響應
3.6
(1)當發生全廠停電和環境污染事故時,公司領導小組應及時啟動全廠停電應急預案和環境污染應急預案。
(2)當險情初步處理無效果或險情擴大時,應急領導小組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門匯報、聯系,請求社會力量進行搶險救災。
(3)強對流天氣有可能造成供電、通信、交通等設施毀損而次生事故,對有可能發生災害的區域依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應急措施。
處置措施
4
先期處置
4.1.1
事故發生后,當值值長及時組織對突發事件進行先期應急處置。現場應急指揮部抵達現場前,當值值長有直接處置權和指揮權。緊急情況下,現場人員可直接采取各項措施,控制事故擴大,努力減輕災害的損失;根據現場情況判斷,當事故發展危及現場人身安全時,立即撤離危險區域,并報告當值值長。
(1)當發生人身傷害時,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相關人員應立即進行現場救護并報警。
(2)當運行設備發生異常、受損時,生產運行部應立即按運行規程緊急處置規定或事故預想方案進行緊急運行方式調整及處置。
應急處置
4.1.2
(1)對極端惡劣天氣的發展勢態及影響及時進行動態的監測,并對監測信息做出初步評估,將各階段的事態監測和初步評估的結果快速反饋給應急領導小組,為整體的應急決策提供依據。
(2)通過qq、微信、電話等通信方式提醒公司員工做好個體防護。
(3)做好交通中斷時生產人員調運、物資調用方案。
(4)停止所有戶外及登高作業。
(5)車輛管理部門盡量減少出車量,必須出車時要嚴格限制車速,同時要求私家車停止使用。
(6)各部門根據本部門實際情況應預先制定人員疏散、撤離要求,當發生的突發事件有可能影響到員工安全時,及時匯報現場應急指揮部,同時通知、撤離、疏散相關人員,并及時對人員進行清點。
(7)應急總指揮,協調現場的搶險行動,減緩緊急情況,指揮搶險突擊隊和其他專業應急小組;
保證與中控室或領導小組保持通訊聯絡。綜合管理部負責保證本公司內部和與外部的正常電話、傳真、微波、無線通信聯絡以及正常網絡通訊聯絡;建立與外界、當地政府部門的聯系、協調。
(8)未經總指揮,任何人不得進入變電站及其他有可能導致較大風險的區域。
(9)Ⅳ級預警發布后,運行人員、檢修專業人員、防汛值班人員到崗、到位,密切監測重點部位隱患點和雨情,如發現水泵房內水位異常升高,發現人應立即通知當值值長,啟動排污水泵和防汛潛水泵。值長根據事態發展及時向電網調度匯報,做好聯系工作。
(10)Ⅲ級預警發布后,生產運行部主任、檢修技術部主任、安健環部主任和防汛值班人員到崗、到位,現場值班人員實施不間斷監測災害重點部位隱患點和雨情,相關責任部門做好避險準備。如發生水淹泵房事件時,運行人員立即確定事故原因,盡快隔絕漏水設備,值長可根據情況下令退出部分運行設備;檢修人員接到通知后,立即組織另外架設潛水泵增強抗汛能力,控制泵房水位上漲趨勢。
(11)Ⅱ級預警發布后,應急機構領導和各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搶險隊伍到崗、到位,參與現場搶險工作。當所有潛水泵啟動后水位還不能控制的情況下,調集其它搶險隊承擔應急排水搶險任務,經過應急排水,水位仍然上升,廠區凝泵、循泵的安全運行受到威脅時,值長應按規程規定組織事故處理。當主設備無法運行時,值長下令停止相應的機組運行,保障機組安全停運。事件發生后40分鐘內由應急指揮部向上級單位和屬地政府相關部門匯報相關情況。隱患點有關情況至少6小時報上級主管單位一次,同時上報屬地政府相關部門。
(12)Ⅰ級預警發布后,應急機構領導和各成員單位相關負責人、搶險隊伍到崗、到位,參與現場搶險工作。啟動預案后,相關部門責任人負責緊急疏散災害易發地點附近的員工和居民。如發生洪水進入廠區、機房內、引起機組停運,進一步影響廠用電供應,導致全廠失電的情況時,運行人員應及時投入柴油機發電運行,保證機組保安電源供應確保機組安全停運。隱患點有關情況至少2小時報上級主管單位一次,同時上報屬地政府相關部門。
【環保能源公司防汛、防強對流天氣應急預案】相關文章:
建筑防臺防汛應急預案07-06
建筑防臺防汛應急預案范文08-01
能源應急預案01-26
防汛應急預案10-21
運輸公司雨雪惡劣天氣應急預案12-26
農村防汛應急預案07-02
酒店防汛應急預案08-23
能源應急預案(精選10篇)07-21
惡劣天氣應急預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