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久精品免费免费Weⅰ_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_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_亚洲AV中文无码字幕色本草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時間:2024-10-31 22:24:55 雪桃 職場健康 我要投稿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有哪些要我們注意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歡迎大家閱讀!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1

  一、宜保暖防犯病

  冬季氣候寒冷,容易誘使慢性病復發或加重,寒冷還刺激心肌梗死、中風的發生,使血壓升高和潰瘍病、風濕病、青光眼等病癥狀加劇。因此,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人體特別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頸部、背部和腳。一是注意頸部的保暖。有的人在冬季持續咳嗽而且不易治愈,其實是因為穿開領服裝暴露了頸部,寒冷空氣刺激造成的,改換高領服裝并加個圍巾后癥狀會有所改善。二是注意背部的保暖。因為背部是人體的陽中之陽,風寒等邪氣極易通過背部侵入而引發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二、宜適當鍛煉,少大汗

  冬季屬陰,以固護陰精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應“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但也不可過暖,尤忌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大暖大汗。這樣“暖”是達到了,但是“暖”過頭了,反而容易引發疾病。冬季養生宜適當活動筋骨,堅持室外鍛煉,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和體溫調節功能,使身體與寒冷的氣候環境取得平衡,適應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機體抗寒能力。俗話說:“冬天動一動,少生一場病;冬天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鍛煉身體要動靜結合,以微微出汗為度,不宜大汗。大汗泄氣,有悖于冬季陽氣伏藏之道。老年人冬季洗澡過頻,也不符合陽氣內藏的養生原則,水熱所迫,汗出淋漓,很容易受寒生病。

  三、宜足飲水

  有些人可能認為,冬天,人的活動減少,而且一般來說也不會感到口渴,因此不需要喝太多水。這種認識其實是錯誤的。冬天雖然排汗排尿減少,但維持大腦與身體各器官的細胞正常運作,仍然需要水分滋養,這樣才能保證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冬季一般每日補水不少于2000~3000毫升。

  四、宜適時進補

  我國多處地方都流傳著“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這樣的諺語,可見飲食療養非常重要。冬季養生要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進補。進補包括食補和藥補兩類。食補方法因人因地而異,一般陽氣偏虛的人,可選羊肉、雞肉、狗肉等;氣血雙虧的人,可用鵝肉、鴨肉、烏雞等。對于不宜食生冷又不宜食燥熱的人,可選用枸杞子、紅棗、核桃肉、黑芝麻、木耳等。藥補則一定要遵醫囑,一人一法,切忌不顧實際情況,全家上下齊進補。如果經常感到四肢無力、精神疲乏、講話聲音低微、動則出虛汗,這大多屬于氣虛,可選服人參、黨參、五味子、黃芪、白術等益氣藥物。

  冬令進補時,為使腸胃有個適應過程,最好先做引補,就是打基礎的意思。一般來說,可選用燉牛肉紅棗、花生仁加紅糖,也可煮些生姜大棗牛肉湯來吃,用以調理脾胃功能。

  五、宜調養精神

  《黃帝內經》中提到的“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就是說在冬季應避免各種不良情緒的干擾和刺激,讓自己的心情始終處于淡泊寧靜的狀態,遇事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安靜自如,讓自己的內心世界充滿樂觀和喜悅。可根據自身健康狀況,選擇一些諸如慢跑、跳舞、滑冰、打球等強度不等的體育活動,這些都是消除冬季煩悶、調養精神的良藥。

  冬氣肅殺,夜間尤甚,古人主張要“早臥遲起”。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說:“冬月不宜清早出,夜深歸,冒犯寒威。”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因此,冬季養神要保證充足的睡眠,這樣有利于陽氣潛藏,陰精蓄積。

  六、宜通風換氣

  冬季還應該注意保持室內的空氣新鮮。冬季天冷,有些人喜歡緊閉門窗或蒙頭入睡,這是很不好的習慣。冬季室內空氣污染程度比室外嚴重數十倍,影響健康。所以,冬季在調節室內溫度的同時,還應注意室內空氣流通和濕度調節。應習慣經常開門窗通風換氣,白天要開啟門窗,讓空氣對外流,晚上也應開小氣窗通風,以清潔空氣、健腦提神。、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2

  保暖:在冬季養生小常識中,保暖是保證健康的關鍵。首先,要講究穿衣,適時增加衣服,注意全身保暖其次,要注意雙腳的保暖,因為寒從腳底生,外界的寒冷大多從穴位豐富的雙腳侵入人體,保暖好雙腳十分重要。

  節欲:冬與腎水相應。腎藏精,為封藏之本。腎精關系著人的生命中生長、發育及生殖的全過程。腎主骨生髓,通于腦,關系人的大腦功能。冬日養生要順應自然,最重要的是藏,即藏精。對腎精的保藏主要是節欲,減少房事,避免過度的房事。另外,適宜的氣功導引法可以補腎藏精,不妨多多練習。

  多曬太陽:冬日里陽氣內斂,外在的陽氣不旺。多曬太陽是調攝七情、克服不良情緒的自然療法。太陽可以驅散陰霾,沐浴在溫暖的陽光里,心情自然會明亮起來,不良情緒隨之消除。在冬天里尋求一種安靜的精神狀態,可以保精怡神。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證明,多曬太陽可以促使鈣質吸收,從而強壯骨質,也是藏精的不二法門。

  早眠晚起:根據冬日要藏的養生要點,起居方面最宜居處密室,溫暖衾服,調其飲食,適其寒溫。早眠晚起,以避霜威。早眠晚起,一可以避免多跟外界接觸,從而避免外寒的侵襲二可以保精,這種作息方式,減少了大量的活動,也就減少了大量的消耗,加上飲食調攝,居住、服飾也都保養得法,正好適應冬季要藏的要求。

  不宜勤洗澡:陽氣內斂之時,若加湯火所逼,肯定會出大汗。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屬于人體內的陰液,不能隨意損傷。過多或過度的出汗,容易損傷陰液,不符合冬季藏的養生要點而且陽氣會隨陰液發泄耗散,從而導致人體免疫功能下降,骨肉疏薄,易于傷動,多感外疾。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3

  一、起居

  1、養成早睡晚起的起居習慣。冬季養生貴在空氣新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冬季,保證充足深度睡眠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從養生學的角度上來講,冬季適當地增長深度睡眠時間有幫助于人體陽氣的潛藏和陰精的積存,讓人體達到"陰平陽秘,精力乃治"的康健狀態。深度睡眠時應注重防寒保暖,避免受寒冷風的進入境內襲擊,從而引發感冒、呼吸系統等疾病。切記不要蒙頭睡,應開小窗通風。

  2、避寒就暖。冬季注意衣著保暖,室內和煦,預防寒冷風進入境內襲擊,特別是注重腳的保暖;但是忌暴暖、過度的烘烤。外出時應注重手、足、頭面部位的防寒保溫,預防凍瘡。

  二、疾病預防

  1、感冒和呼吸系統疾病。冬季氣溫變化莫測,溫差較大或氣溫過低,空氣干燥,是感冒多發季節。如果因著涼,導致免疫力下降,無力抵御,就會出現肺及呼吸道疾病,例如鼻塞、口干咽燥、咳嗽、發燒、咳痰及上呼吸道炎癥、支氣管炎、哮喘、肺炎等。特別是小兒、老年人、體弱及患有慢性呼吸系統病史患者更加容易再次發作。

  2、冬天比較冷,氣管、血管不同水平上痙攣,供氧量就會減少,血流量緩慢,血壓升高,從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也會增高,因此大家要予以重視。特別是老年人應該注重保暖,防止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擔和呼吸道傳染。以上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冬季養生小常識,希望對您有幫助。

  三、食物

  1、冬季養生應以食物養生為輔。多吃溫熱食物,少吃寒涼食物。傳統的養生學中將食物分為溫熱、寒涼、平性三大類。由于冬季氣候寒冷,所以人們為了御寒保暖,應多吃一些具有溫熱性子的食物,而少吃寒涼生冷食物。溫熱性子的食物包括糯米、板栗、大棗、杏仁、核桃仁、香菜、韭菜、南瓜、蔥、生姜、大蒜等。

  2、多吃一些潤肺,滋陰,補液,生津的水果、菜蔬、豆類等食品,例如西紅柿、柑桔、梨、葡萄、蘿卜、大棗、芝麻、銀耳、蓮子、蜂蜜、紅豆等。少吃辛辣食品,以改善臟腑功效,增長抗病能力。

  四、精神

  1、冬季精神養生。應以寧靜為本,保養精力。在冬季應該制止各種不良情緒的滋擾和刺激,讓心情始終處于恬淡寧靜的狀態,遇到事情要做到含而不露,秘而不宣,使心神平靜自如,讓自身的心田世界充滿樂觀喜悅的情緒。

  2、心理調節。因為氣候變化不定,冷暖交替,給人的生理、心理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必須注重心理上的調適,正確的把握本身,學會自行解脫,自我放松。可采取與伴侶交流、多參加戶外活動及體裁活動等體式格局,來進行自我調理。

  五、運動

  1、冬季運動是很有必要的,冬天里運動自身消耗大,出汗少,運動者能更加適應出汗過程,增加運動強度。冬天氣溫低,空氣相對潔凈,呼吸道舒適,更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更能自然地加大運動量,加速熱量的消耗。

  1、冬季運動鍛煉,應注意保暖防凍。晨起室外氣溫低,宜多穿衣,待做好預備活動,身體暖和,再脫去厚重的衣褲進行鍛煉。鍛煉完以后則要及時穿好衣褲,注意保溫,尤其是冬泳后,宜立即用柔軟、干燥的浴巾迅速擦干全身,擦紅皮膚,穿衣保暖,避免寒邪入侵。

  冬季運動注意事項

  1、要在安全的強度下運動

  所謂安全的運動強度,就是既不過強也不過弱。那衡量的標準該如何定呢?最簡易的方法是用心率去測定,以控制自己的運動強度。運動時心率達到以下適宜心率標準而又沒有出現明顯不適,那么這個運動的強度就是合適的安全的強度。

  最大心率:220—年齡。

  運動的適宜心率:健康成人按照60%-85%最大心率的運動強度進行鍛煉,效果較好。

  如一個20歲的年輕人,他運動的最大心率就是220-20=200次/分,他運動的適宜心率是200×60%=120次/分(最多不能超過170次/分)。剛恢復鍛煉時應從較小心率水平開始,如無不適再逐漸增加到適宜心率的較高水平。

  2、要有合理的運動時間

  對于年輕人和一般人群而言,晨練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對于老年人,尤其是患有呼吸道疾病、高血壓、心臟病的患者,晨運并非最佳時間。

  因為在早晨,人們的血壓及心率往往呈現逐漸升高加快的過程,血液的黏稠度也高,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幾率較高,故此不太適合有上述相關疾病的高危人群進行鍛煉。而傍晚,則是一天之中最佳的運動時間。

  經過白天的適應,傍晚運動時發生危險的幾率大大降低,運動更為有效、安全。

  至于每個人運動時間的長短則應以年齡、運動強度、運動目的等作為參數加以考慮。一般說來,每天少于5分鐘的鍛煉沒有意義,大于一小時的運動對于中老年人或非體育愛好者則過量,平均一天30分鐘左右的運動時間比較適合。

  至于運動的頻率,較普遍認為:一周運動一次,運動量不夠,不可取;一周運動七次,容易過于疲勞且難以堅持,并不推薦;如能大約隔天運動一次,一周鍛煉3次以上(最少3次)則效果更好。

  3、冬季健身選有氧運動

  冬季運動要選擇動作幅度較小、熱量消耗較大的有氧運動。這是因為冬季氣候寒冷,爆發性的無氧運動容易引起身體不適。年輕人可以選擇跑步等高強度的有氧運動,這樣可消耗更多熱量,鍛煉的時間應該比春夏季多出10~15分鐘。

  中年人可選擇快走、慢跑、爬樓梯等低強度的有氧運動。中年人身體狀況一般都處于下降趨勢,不要因為忙于工作就放棄健身,否則冬天就是一個“藏病”的季節。

  4、冬季運動不宜過早

  冬季鍛煉最好不要過早,健康專家建議,冬季晨練適宜在日出后進行。而一天中的最佳健身時機則在14時至19時之間,此時,人體自身溫度較高,體力較充沛,容易進入運動狀態,不易損傷,對健康大有裨益。

  在冬天,很多人往往由于缺乏激情而堅持不下來,這多是因為缺乏日照導致的情緒紊亂的原因。因此,健身者盡量多參加戶外運動,尤其是在陽光充足的時候。

  5、運動前熱身很重要

  在室外鍛煉,首先要做好充分熱身,冬季寒冷,血管收縮,血液循環不暢,肌肉和韌帶也較緊,可通過慢跑、徒手操和輕器械的少量練習,使身體發熱微微出汗后,再進行較大強度的運動。

  同時,熱身時間應延長,最好控制在15~25分鐘。另外鍛煉間隙要適當縮短,盡量避免長時間處于冷空氣中。如果間隙過久,體溫下降,易使肌肉從興奮狀態疲憊下來,粘滯性增大,再進行下組練習時容易受傷。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4

  有很多人在經絡疏通過后,會感覺到很疲憊,甚至比之前還沒疏通的時候難受,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在這里要告訴大家,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癥狀,主要是因為氣血比較虛弱。換句話說就是腸胃吸收功能不好。

  冬季進補先通經絡

  人之出現會出現勞累疲乏,主要是因為內臟供血量的減少,基于以下三種情況。

  第一種,劇烈運動

  比如,打球、爬山、跑步、走遠路等,會出大量的汗。我們都知道,汗為心之液,在外為汗,在內為血,出汗過多,其實耗費的是我們的心血。運動時,大量的氣血會分散到四肢,而內臟的血量就會減少。我們知道,心主神明,當心臟供血減少時,我們就會感覺到神情疲倦,四肢酸懶;同時,中醫認為,肝藏血,臥則血歸于肝。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累的時候,喜歡躺下,這樣,分散在四肢的氣血,就會回流到肝臟,以便肝解毒。因此,如果我們是因為運動過度了,就會感覺累和乏。

  第二種,過度思慮

  雖然沒有大量運動,但如果憂慮過多,比如說工作壓力過大,拼命學習,這些都會導致我們疲累。因此我們的氣血都供應到大腦上去了,內臟又出現了缺血的情況,因而過度思慮,也會導致我們累和乏,這就是中醫的理論,思傷脾,脾主肌肉。當我們了現渾身上下肌肉酸痛勞累時,這都與思慮過度有關。

  第三種,經絡疏通

  與第一種情況不同,經絡疏通其實是一種被動的運動,當經絡疏通調理師的手,作用于患者身體的某個部位時,患者的氣血就會從身體的其他的部位向這里集中,同時,由于患者的身體較弱,身體無法快速生成新的氣血補充,這就使得原本供應臟器的氣血量一時減少,人就會感覺到累和乏了。

  勞累疲乏與經絡疏通有什么關聯

  給大家打個比方,我們家里客廳有臺空調制熱供暖。當其它房間的門都關閉時,這臺空調工作起來會很輕松。可是,當我們把其它房間的門都打開時,這臺空調工作起來就會很有累,它再怎么拼命工作,家里也熱不起來,為什么呢?因為它供熱的面積被突然增大了。

  從空調制熱聯系到我們人體,我們人體通經絡的道理和這個相似。當身體某部分的經絡關閉時,那部分身體就處于低水平維持運作當中,有時你會感覺胳膊酸,腿痛,脖子硬,這都是低水平運作的結果;而當我們把經絡疏通后,人體需要大量的氣血去供應新打開的區域,此時,人體一時無法制造出大量的新的氣血去滿足,就會造成我們臟器的供血不足,人就會感覺勞累和疲乏。

  那怎么來解決這個問題呢?最好就是在疏通經絡之前先喝生姜紅棗桂元羹,但這樣做僅僅可以緩解氣血不足的問題而已。如果想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提升饑餓感,增強人體吸收營養的能力,從而能隨時制造出大量的氣血來。

  而提升饑餓感的關鍵,就是要先通經絡,通經絡的目的,其實就是排毒,只有邪的出去了,正的才能進來。并且,當你饑餓感很強的時候,吸收營養的效率會倍增。你看看野生動物,為什么會比家養的動物有活力,饑餓感使然。因為野生動物,不能定期獲得食物,經常饑一頓飽一頓,這反而促使人體有時間去清理體內的垃圾。當人體沒有強烈饑餓感時,代謝就會減慢,垃圾不會排出去,而營養就很難被吸收。當你非常饑餓的時候,正是你身體打掃體內垃圾的時候。

  有很多人問,吃什么,補氣血。中醫說,如果你經絡不通,吃什么也不好使。就好比,當馬路被塞住了,你是開奔馳,還是開夏利,有區別嗎?

  所以,一定要先通經絡,然后,再補營養。凡是經絡不通就先行進補的人,必定會上火,這叫虛不受補。就相當于,當家里房間的門都關著的時候,你客廳里的溫度剛好合適。可是,如果你在沒打開其它房間門的時候,又搬進一臺制熱的空調進去,你家里還不熱的開鍋了?此時家里必定“上火。

  因此,當某些人經絡疏通以后會感覺累、乏的時候,你要明白,這個過程只是暫時的,是你調理身體過程當中,必需要經歷的過程。當你的饑餓感顯著提升之時,就是你的身體開始好轉之日!

  中醫經絡養生時間對照表

  在偉大的祖國醫學里,十二時辰正好和中醫中的十二經絡對應起來。每條經絡對應一個時辰中運行最為活躍。下面我們對每一個時辰和每一條經絡的運行規律作一個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十二時辰與中醫經絡養生

  膽經子時(23:00-1:00)

  此時膽經最旺攝生學認為:"肝之余氣,瀉于膽,聚而成精膽為中正之官,五臟六腑決定于膽氣以壯膽,邪不能侵膽氣虛則怯,氣短,謀慮而不能決斷"因而可知膽的重要性。有些人等閑切除患者的膽,是不負責的表現。膽汁需要新陳代謝,人在子時前入睡,膽方能完成代謝。"膽有多清,腦有多清",凡在子時前入睡者,晨醒后腦筋清楚,精神和面紅潤。反之,子時前不睡者,精神和面清白出格是膽汁缺乏新陳代謝的氣而變濃結晶,形成結石,猶如海水變濃曬成鹽此中一部門人還會是以而"膽怯"膽經這時要上床困覺,利于骨髓造血。

  肝經丑時(1:00-3:00)

  此時肝經最旺,"肝藏血",人的思維和行動要靠肝血撐持,廢舊的血液裁減,新穎的血液孕育發生,這類代謝都是在肝經最旺的丑時完成。攝生學認為:"人臥則血歸于肝"。若丑時未入睡的話,肝還在輸出能量,就無法完成新陳代謝。所以丑時前未入睡者,臉色青灰,情志倦怠而焦躁,易生肝病。肝經最旺的丑時是肝臟修復的最佳時段。

  肺經寅時(3:00-5:00)

  此時肺經最旺,"肺朝百脈",肝于丑時推陳出新,將新穎血液提供給肺,經由肺送往全身。因此,人在早晨臉色紅潤,精神抖擻。寅時,有肺病的人反映尤為強烈。肺經呼吸運作最佳的時候,而此時脈搏最弱。

  大腸經卯時(5:00-7:00)

  此時大腸經最旺,"肺與大腸相表里",肺將充足的新穎血液布滿全身,緊接著促進大腸經步入興奮狀況,完成對食品中水分與營養的吸收,排出渣滓。這時起床,大腸蠕動旺盛,適合排瀉。

  胃經辰時(7:00-9:00)

  此時胃經最旺,在7:00過后吃早餐最容易消化。如果胃火過盛,表現為嘴唇干,重則豁嘴或生瘡。胃經胃最活躍,此時一定吃早餐,每一天這時敲胃經最佳,開始工作人體的發電系統。

  脾經巳時(9:00-11:00)

  此時脾經最旺,"脾主運化,脾統血",脾是消化,吸收,排泄的總調度,又是人體血液的統領。"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脾的功效好,表現為消化吸收好,血的質量好,嘴唇紅潤。唇白標志血氣不足,唇暗,唇紫標志寒入脾經。

  心經中午(11:00-13:00)

  此時心經最旺,"心主神明,開竅于舌,其華在表"。心氣鞭策血液運行、養神、養氣、養筋。人在中午能小睡片刻,對于養心大有益,可以使乃至晚上精神抖擻。心經此時保養表情舒服,適當休息或午睡。

  小腸經未時(13:00-15:00)

  此時小腸經最旺。小腸分清濁,把水液歸入膀胱,糟粕送入大腸,精華上輸至脾。未時是小腸最活躍的時候,故午餐應在下午1時前吃。

  膀胱經申時(15:00-17:00)

  此時膀胱經最旺,膀胱儲藏水液和津液,輪回水液并將駢枝部分排出體外。津液在體內輪回,若膀胱有熱,可致膀胱咳,咳而夜尿證。膀胱經膀胱最活躍的時候,適當多喝水。

  腎經酉時(17:00-19:00)

  此時腎經最旺,"腎藏于生殖之精,腎為天賦和五臟六腑之精之根"。人體經過申時泄火排毒,腎在酉時步入儲藏精華的階段。腎經適合休息。

  心包經戌時(19:00-21:00)

  此時心包經最旺,"心包為心之外膜,附有脈絡,是氣血通行之道邪不能容,容之心傷"。心包是心的保護組織,又是氣血運行的通道。心包經戌時行旺,可斷根心臟周圍外邪,使心臟處于無缺狀況。心包經旺時宜隨便走走,這時心腦顱神經器官系統最活躍,心臟欠好的人最好這時候敲心包經,成效最佳。

  三焦經亥時(21:00-23:00)

  此時三焦經最旺。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備主持諸氣,疏通水路的作用,亥時三焦通百脈,人如果在亥時深度睡眠,百脈可休息生息,對身板十分有益,百歲老人有個共同獨特之處,即亥時困覺,故此時段內睡覺最佳,易于第二日起床后精神倍好。

  經絡養生治病三大方法

  一、經絡急救,緩解頭暈目眩

  緊張、疲勞,難免引起頭暈、頭重、眼花,這種狀況持續時間久了還會誘發心悸、呼吸困難、脈搏不規律、手腳發冷、高血壓、食欲不振、多汗癥等,可以點百會、拿風池,快速消除頭暈目眩,讓清爽的精神伴隨在你身邊。

  出手穴位:風池→顱底兩側

  出手方法:拿

  這個穴位的位置約與耳垂相平,是顱底部非常明顯的凹陷,點按此處時會有酸麻脹的感覺向后頭部放散。你用力推按一分鐘,可增強對穴位的刺激。然后順勢向下提捏頸項至大椎穴止,然后重復操作約10次,會感覺舒服很多。

  二、經絡急救,緩解落枕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一夜好眠,起床后卻感到頸后、上背部疼痛不適,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不能自由轉動,嚴重的時候連低頭仰頭都有困難,頭部強直于異常位置,使頭偏向病側,用手觸摸頸部肌肉,疼痛、僵硬,摸起來有條索感……如果回想,輕易就想起是睡覺的時候位置不對,姿勢欠佳,或有受涼等因素引起,然后馬上感嘆“落枕啦!其實落枕不一定要找專業的按摩師才能緩解喲,來試試自己解決落枕吧!

  出手穴位:翳風、氣舍→翳風應在耳垂的邊緣處,氣舍在鎖骨上的分叉處

  出手方法:揉

  俗稱的落枕,實際上是位于頸部的胸鎖乳突肌出現了痙攣疼痛,可自胸乳突肌起點的“翳風穴按揉至止點處的“氣舍“穴,按揉時手法要輕揉,切忌暴力用力,不拘治療時間,反復治療至肌肉疼痛緩解即可!

  三、經絡急救,用眼過度

  視物恍惚、眼睛疼痛、眼內充血,這些都是用眼過度的表現。現代工作離不開電腦,工作時間長,眼睛總盯著屏幕,或者忙碌的學習使你在夜深人靜時也要再黑暗中持續用眼,這些都會造成視疲勞。眼睛同時也是心靈的“窗戶,眼睛疲勞的同時,也能導致煩躁、頭暈、頭疼等精神、身體上的疲勞,按摩睛明、四白,輕松戰勝眼疲勞吧!

  出手穴位:睛明 → 內側眼角內上方凹陷處

  出手方法:點

  輕輕閉目,雙手握空拳,拇指翹立,以指尖點于穴位,用力的時候,以穴位酸脹為度,持續一分鐘,放松十秒鐘后再重復點按,反復3~5次,有助緩解眼睛疲勞癥狀。

  結語:上述內容就是關于中醫養生中的經絡養生的相關介紹了,大家看完之后對于經絡養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吧。冬季想要身體健康,那就先從經絡養生開始吧,只有經絡打通了,進補才可以充分吸收,身體才能更加健康哦!希望今天小編的分享對大家進行冬季養生都有所幫助!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5

  冬天季節比較特殊,而在這個季節是適合儲存能量,強身健體的季節,很多人會選擇在這個季節滋補身體,讓身體變得更加強壯,而通過了解一些冬季中藥養生小常識,可以讓效果更佳。從中醫養生的角度來說,在冬季要食用一些溫熱松軟的食物,而切記不要食用一些陰寒濕冷的食物,在這一方面身體上要多加注意。

  1.冬季養腎。腎是先天之本,是人的原動力,對人整個身體器官運作起著極大的作用。冬季,人體陽氣內斂,人體的生理活動也有所收斂。此時,腎既要為維持冬季熱量支出準備足夠的能量,又要為來年貯存一定的能量,所以此時養腎至關重要。飲食上就要時刻關注腎的調養,注意熱量的補充,要多吃些動物性食品和豆類,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狗肉、羊肉、鵝肉、鴨肉、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紅薯、蘿卜等均是冬季適宜食物。

  2.冬天多吃苦味,少咸味,在冬季,腎臟的表現一般都偏往,如果在飲食上味道比較咸的話,腎氣會更旺,從而極大地傷害心臟,使心臟力量減弱,影響人體健康。因此,在冬天里,要少食用咸味食品,以防腎水過旺;多吃些苦味食物,以補益心臟,增強腎臟功能,常用食物如:檳榔、橘子、豬肝、羊肝、大頭菜、萵苣、醋、茶等。

  3.冬季進補:俗話說,“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從這句話可以知道,冬季是儲存能量非常重要的時節,是機體能量的蓄積階段,對于身體虛弱的人是進補的好季節。小兒內臟嬌嫩、易虛易實,飲食又往往不知節制,以致損傷脾胃,其在冬令的補益,當以健脾胃為主,可食茯苓、山楂、大棗、薏仁等。而青年學生日夜讀書,往往休息睡眠不足,心脾或心腎虛,其在冬令的補益可選用蓮子、首烏等。不少中年人身負重任,不注意休息,而導致氣血耗傷,故冬令補益以養氣血為主,可食龍眼肉、黃芪、當歸等。

  4.冬季老年人養生,老年人本身體質就偏弱,容易出現一些疾病,再接上冬天的季節異常,故老年人冬令必須進補。老年人無病時,可選用杜仲、首烏等。若有病,則必須辨證進補。進補是為了調節身體的各種機能,使身體更健康,但如果進補過偏,則補而成害,使機體又一次遭遇損傷。例如,雖為陰虛,但一味大劑養陰而不注意適度,補陰太過,反而遏傷陽氣,致使人體陰寒凝重,出現陰盛陽衰之氣。所以進補要補宜適度,適可而止。

  中醫養生主要有以下幾點知識:

  1.調節飲食:脾胃是后天之本,若飲食不節制,會輕易傷到脾胃,容易造成多病早衰。

  2.經常運動:人是一個有機的整體,經常保持運動可以使人們保持經歷充沛,達到身強體壯的效果。

  3.多吃良藥:良藥對人們治療疾病、延年益壽有著神奇的功效。

  4.溫順性情:保持良好的心態、平和的性情對于自己的心態和身體都有莫大的好處。

  5.適飲藥酒:藥酒往往可以幫助人們排除煩躁的思緒,同時還可以提高睡眠質量。

  6.均衡營養:平時飲食盡量做到面面俱到,葷素合理。

  溫馨提示:

  傳統醫學認為冬季天寒,寒邪易傷腎陽,宜食溫性食物。而腎是人體的根本所在,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源泉,它滋五臟的陰氣,發五臟的陽氣。所以冬季養生調養攝取食物當以補腎溫陽、培本固元、強身健體為首要原則。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6

  “冷美人--不僅手腳冷,而且全身都冷

  中醫支招:補充陽氣

  針對陽虛型體冷,養陽抗寒如果你不僅手腳冷,而且全身都冷,恐怕身體陽氣不足。陽氣是身體的熱源,它在體內發揮加熱和溫煦的作用,當陽氣充足時,血液會沿著大小經絡把這些熱能布散到全身各處,包括四肢的末梢--手足。

  吃養陽食物

  這類食物攝入體內,通過脾胃的簡單轉化很容易變成陽氣,養陽食物中最宜肉類是牛肉、羊肉、雞肉,最宜調料是姜和蔥,最宜蔬菜是馬鈴薯,最宜飲料是紅茶。補充陽氣的食物不用一次吃很多,每天搭配吃一些,堅持一段時間就可以感覺到手足冰冷的問題得到了緩解。

  溫灸氣海穴、關元穴

  養生專家都很在意丹田部位的保養,也就是中醫講的關元、氣海穴位所在位置。它們像是人體陽氣的源頭,在這兩個穴位上做溫灸,等于從源頭加溫,身體自然就會溫暖了。

  氣海穴位置:下腹部,肚臍垂直向下1.5 寸

  關元穴位置:下腹部,肚臍垂直向下3 寸

  溫泉浴

  大多數溫泉中都含有硫磺成分,中醫認為硫磺是強壯身體陽氣最好的礦物之一,有空常去溫泉泡一泡,讓更多的硫磺成分來振奮身體內不足的陽氣,以改善手足冰冷。你還可以選擇更簡單的做法:買一塊含硫磺成分的香皂。這樣每天的沐浴都是在補充陽氣了。

  曬后背

  肩背部是我們身體采集自然界陽氣的主要部位,主管、運輸人體陽氣最重要的七條經脈都在肩背部匯合,經常曬后背,可以獲得更多的陽氣。特別是大椎穴(低頭時,后頸部最突出的骨頭下方就是),可以穿比較薄的衣服來曬太陽,身體會把吸收到的陽氣以最快的速度運送到全身。

  “冷美人--手腳冷,身上不太冷

  中醫支招:針對經絡阻塞型體冷,舒暢經絡防寒

  如果你只是手腳冷,身上不太冷,經常情緒低落,有乳腺增生的癥狀,你可能是經絡不通。很多時候體內的經絡會因情緒、壓力各種影響導致運行不暢,然后使血液輸送的陽氣和熱能受阻,于是,產生體表和手足冰冷。

  熱水浴足

  我們雙足上的在編穴位有66個,約占全身穴位的1/10,將雙足泡在熱水中,可以促進全身的經絡和血脈暢通,改善冬天手足冰冷的癥狀。如果能加一些八角茴香、紅花、肉桂、生姜等熱性藥材煎出的藥液,效果會更好。

  瑜伽蓮花坐

  正常坐姿,屈左腿,將左腳的腳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溝處,雙手放在左膝蓋上,輕柔地將左膝蓋做上下彈性運動數次,使膝蓋盡量接觸地面。換右腿重復動作。堅持練習這個動作可以活動多處韌帶,讓全身緊縮的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經絡通暢。

  多吃舒暢經絡的食物

  很多芳香食物有舒緩情緒的作用,同時可以明顯的通暢經絡,使得經絡中的氣血流通自然順暢,讓溫暖的陽氣散布到全身。例如玫瑰、薄荷,將它們加入三餐,不僅顏色好看、氣味芬芳,還有很好的舒經絡作用。

  梳頭百遍↓↓↓↓↓

  古時候稱為“櫛發。用手指或梳子從額前至枕后,從兩側的顳部至頭頂進行“梳頭,每回50 ~ 100 次,以早晨起床后為梳頭的最佳時間。中醫認為人體的各條經絡都匯聚于頭部,梳頭時要經過眉沖、通天、百會、印堂、玉枕、風池等近50 個穴位,使這些穴位受到刺激,以促進頭皮血液循環、疏通經絡。

  “冷美人--手腳冷,面色蒼白、皮膚發干

  中醫支招:讓血液充足流動是這類型人御寒的根本原則

  針對血虛型體冷,活血御寒如果你除了手腳冷,還有面色蒼白或枯黃、經量少、易頭暈、皮膚發干的癥狀,你可能是供血不足。血液是運輸陽氣或熱量的載體,如果供血不足,就只能維持重要器官用血,遠端的體表和手足都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應,從而讓身體感覺寒冷。補充供血。

  調理脾胃

  中醫認為“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也就是說,只有脾胃強壯,才能把吃下的食物轉化成我們需要的血來供養全身。所以,有時候單純吃補血的食物反而不如吃調理脾胃的食品更有效,冬天可以選擇一些溫性的補脾食物,例如南瓜、山藥、枸杞、靈芝。

  多吃補血食物

  例如阿膠棗,阿膠和大棗都具有很好的補血作用,把它們加工到一起,可以使補血的作用更加明顯。不用多吃,每天兩餐之間吃5 ~ 8 枚就好,此時我們的身體有較好的消化吸收能力,可以把阿膠棗中補血的成分吸收利用得更好。

  滾法按摩血海穴、三陰交穴

  這里是幫助補血的穴位和經絡。中醫按摩中有八種基本手法,我們推薦用滾法,用小玻璃瓶或小搟面杖,以中等偏重的力量,在穴位及周圍按壓、滾動即可,這比普通的按摩更有效。血海穴位置: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 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每天半小時運動

  人體總處于一個動態的平衡,補血更是如此。只有先拉動內需,運動消耗血液,使身體處于輕度的血不足的狀態,才能使得我們身體的各部門協調起來,開始生產血液,血由此才能補足。拉動身體內需最好的方式是輕微的運動,不必很多,每天半小時足夠了。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7

  養生是中醫提出來的理論,這是我國傳統醫學的瑰寶,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很多養生的理論和論述,只是這半個世界,西醫的傳入,讓中國人們對祖國的醫學開始變得陌生,但是近幾年,崇尚養生的呼聲越來越高,人們也開始更多的接受中醫的很多養生的理念,也愿意按照中醫養生的辦法去實施,確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醫講究是四季養生,因為人和自然界要達到和諧,人才會更健康,自然界有四季,所以,人要根據四季的變化來養生,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天人合一,《黃帝內經》告訴我們,自然界的四季和人的臟腑是有著密切聯系的,心肝脾肺腎對應的季節就是該季節養生的重點,比如冬季對應的是腎臟,那就預示著冬季養生的重點就是養腎。

  這些都是老祖宗的智慧,讓我們今天追求健康的人可以運用,那中醫的冬季養生法具體是哪一些?對我們的健康有什么幫助?接下來我們還是一起來剖析一下。

  1、宜適當鍛煉,切忌大汗淋漓。

  中醫認為冬季屬陰,以固護陰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應“去寒就溫”,預防寒冷侵襲是必要的。冬季養生適宜進行室外的鍛煉,這樣能提高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中樞神經系統和體溫調節功能,使身體與寒冷的氣候環境取得平衡,適應寒冷的刺激,有效地改善機體抗寒能力。

  2、宜勤健腳板,促進血液循環。

  冬季更應該常保持腳的清潔與干燥, 襪子勤洗勤換。每天堅持步行半小時以上,活動雙腳。并且早晚堅持搓揉腳心,以促進血液循環。冬季注意腳的保暖十分重要。中醫認為足為人體之本,是三陰經之始、三陽經之終,與人體十二經脈、臟腑、氣血相聯系。常言道“寒從腳下起”,這是因為腳遠離心臟,供血不足,熱量較少,保溫力差,所以腳的保暖很重要。那除了白天注意要腳的保暖外,每晚堅持用熱水洗腳也是非常好的做法。

  3、宜保暖防犯病,保護呼吸道。

  冬季氣溫較低比較寒冷,非常容易誘發各種慢性病復發或加重, 冬天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而且,很多疾病都是從感冒、咳嗽開始的。因此,冬季應注意防寒保暖,人體特別要注意的保暖部位是頸部、背部和腳。頸部保暖很重要。氣管炎和肺炎都是從呼吸道感染開始的。背部的保暖也要重視。因為背部是人體的陽中之陽, 風寒等邪氣極易通過背部侵入而引發外感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

  除此之外,對于一些體質較弱的人,冬季更適合進補,選擇一些適合自己體質的營養素進行適當的補充,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8

  如果您有手、腳、耳朵、小腿等感覺特別寒冷的苦惱,不妨試試專家推薦的幾款能幫您抗擊寒冷的冬季“暖身餐”。

  暖身攻略1多吃北豆腐和血豆腐補充營養

  適宜人群減肥和偏食的人

  如果除了手腳冰涼,身上其他地方也不那么暖和,可能是營養不平衡類型的寒癥。經常減肥、偏食的女孩子和正值中年的女性,最容易維生素攝入不全面,而維生素B2又是平衡人體耗氧量的重要物質。所以,屬于這種怕冷的人群,又不想吃胖自己來抗寒,可以多吃一點北豆腐燒白菜。

  北豆腐里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2,能減少平時工作、活動時體內熱量的快速散失,不但有助于保持能量,還能幫您提高耐寒能力。

  制作熱乎乎的北豆腐燒白菜,最好選用新鮮的小白菜。將小白菜洗凈、濾水后剁碎,豆腐切碎,備用姜絲放入油鍋內爆出香味,然后放入小白菜,加適量鹽炒至變色后,再加入豆腐,翻炒均勻大概一分鐘后,可以加入適量的水或豆漿,開鍋后兩分鐘關火,再淋上少許香油即成。

  北豆腐和血豆腐一起做成紅白豆腐,也是暖身的好菜式。因為血豆腐對于貧血型寒癥(除了怕冷,還有臉色差、易疲勞等表現)的人來說,特別能起到補鐵補血、加強營養的作用,從而達到暖身的效果。紅白豆腐做法特別簡單,就是把北豆腐和血豆腐切成條,一起炒熟,調味即可。

  暖身攻略2北菇加山藥全面滋補

  適宜人群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人

  寒冷的冬天,多吃些菌類和根莖類食物,可以幫助補充多種維生素和碳水化合物。

  這里說的北菇是指根莖特別粗的那種。在遙遠的東北深山生長的這種菇類,本身就有很好的抗寒能力。如果吃進這種粗根莖的香菇,人體會一次性補充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和微量元素鐵、硒、鉀等。

  而冬季的常見蔬菜山藥,含有優質的蛋白質和淀粉,這兩種營養物質可以快速地在人體內分解成熱量,從而為身體增加能量,起到抗寒作用。特別適合身體虛弱、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食用。

  具體做法是將北菇泡軟,去蒂后洗凈,山藥削皮洗凈,切成小段后切片備用熱鍋后加油炒北菇,再加入泡香菇的水及醬油、糖,燒開,改小火煮10分鐘放入山藥同燒,并加入鹽、淀粉勾芡后即可食用。

  暖身攻略3多吃胡蘿卜激活內臟和血液

  適宜人群心肺功能不好的人

  長期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以及心肺功能不好的人,也是愛怕冷的人群。對于他們來說,解決怕冷問題比較難辦,因為這些人怕冷的主要原因是臟器功能不調或代謝不暢。體質虛弱者、有慢性胃病的人,還有臟器功能衰退的老年人這種寒癥最多見。

  對于這種怕冷人群,建議常喝胡蘿卜洋蔥湯。因為胡蘿卜能夠增強體力和免疫力,激活內臟功能和血液運行,從而達到調理內臟、暖身、滋養的功效。而洋蔥不但可以降血脂,防治動脈硬化,還有顯著的殺菌作用,同樣能增強抵抗力。

  把胡蘿卜和洋蔥洗凈切片,用橄欖油把洋蔥炒成透明狀后,再加入胡蘿卜繼續煸炒。加入高湯煮沸,再加少許調味鹽等。每天午飯或者晚飯時喝200毫升,長期堅持,就會改善怕冷的情況。

  進入冬季,天氣越來越干燥,這個時候,正是鼻炎、咽炎等季節性疾病的高發時節。除了正常的治療外,在家中巧妙使用加濕器可改善咽干唇燥的癥狀。

  1、用食醋熏蒸法進行空氣消毒滅菌,每立方米空間用食醋5~10毫升,以1~2倍清水稀釋后煮沸,每次熏蒸4小時,隔日熏蒸1次。

  2、金銀花、菊花、白芷、藿香適量,用水煎煮,取藥汁適量加入清水稀釋后加入加濕器中,關閉門窗,使水汽彌漫房間,除有濕潤房間空氣的作用外,中藥的清熱解毒、芳香通竅的作用對干燥性鼻炎、咽炎很有好處。

  3、菊花、蒲公英、辛夷適量用水煎煮(方法同上),芳香通竅,有同樣的作用。

  4、如果想方便一些,可以選用清熱解毒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加水稀釋后加入加濕器,可預防、緩解咽喉腫痛、鼻腔干燥等。

  5、在加濕器的水中滴幾滴風油精加濕房間,或者倒一杯熱水,將幾滴風油精滴入其中,用蒸氣熏鼻子,它具有清熱、通竅、滋潤的作用。

  總之,干燥的季節,我們稍微動點心思,就能在濕潤房間的同時也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但同時也提醒大家,用中藥時一定要注意稀釋,最好能過濾一下,防止堵塞加濕器。

  暖身攻略4每周吃兩頓豆豉南瓜緩解壓力

  適宜人群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的人

  南瓜、玉米、黃椒等黃色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它可起到促進人體代謝循環、補中益氣、增強耐寒能力的作用。特別適合工作壓力大、生活不規律導致的神經失調、末梢血液循環不良類型(還可能伴有失眠、焦躁、頭痛等癥狀)的寒癥人群。

  如果您也有這種類型的怕冷情況,建議每周吃兩頓豆豉南瓜。因為這款菜味道豐富,并配合辣椒調味,令保暖效果更好。具體做法是用半個小型黑皮南瓜(約1200克),去皮,切成四方塊,加入鹽和一杯清水,燒至熟軟入味,備用然后熱鍋加油,加入豆豉和蒜末、紅辣椒、醬油、糖和少許清水,翻炒出香味后加入水淀粉,關火備用。將炒好的南瓜盛入盤子,淋上炒香的豆豉即可。

  暖身攻略5附子羊肉湯溫經逐寒

  適宜人群脾胃虛寒的中老年人

  中醫認為,附子是一款溫經逐寒、宣通氣血的好藥材,特別適合那些脾胃虛寒、肝腎功能減退的中老年怕冷人群暖身食用。而羊肉也屬于溫補性食物,可起到助陽健胃、通血生津的作用。

  如果家里的中老年人還有腰部和膝蓋部位發寒、小便頻繁等癥狀,可以多喝點附子羊肉湯。每天晚餐時喝上一小碗,不但可以有效幫助身體防寒保暖,還能解決腰膝發寒、小便頻繁等不適。

  附子羊肉湯的具體做法是將250克羊肉洗凈,切成小塊將25克杜仲、30克附子、15克熟地用紗布包好再將所有的材料以及蔥、姜、鹽放入鍋中,加入適量的水,把所有的材料都蓋過,用大火煮沸,再轉成小火慢慢燉煮至熟爛,起鍋前撈起藥包,即可食用。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9

  現在立冬已經過去好幾天了,氣溫變得越來越低了。中醫認為,到了冬季,睡前若能泡泡腳,讓腳底變得暖暖的,不僅起到了驅寒的作用,還可以消除人體一天的疲勞,從而促進我們的睡眠。

  中醫認為:“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早在幾千年前,中醫就很重視對雙腳的鍛煉和保養,并運用泡腳按摩來防病治病。

  據了解,每天若泡腳15分鐘就能發揮保健作用,頭痛等不適會明顯緩解。這是因為雙腳血管擴張,血液從頭部流向腳部,可相對減少腦充血,從而緩解頭痛。而對感冒發熱等疾病來說,熱水泡腳還有助于退熱,緩解癥狀。如果在泡腳的同時能不斷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壓大腳趾后方偏外側足背的太沖穴,還有助于降低血壓。

  泡腳的應用范圍特別地廣泛,對風濕病、脾胃病、失眠、頭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以及截癱、腦外傷、中風、腰椎間盤突出癥、腎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后的康復治療起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

  什么時候泡腳比較合適

  中醫認為,晚上9點泡腳最好,因為此時泡腳后,身體熱量增加,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于活血,從而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同時,白天緊張了一天的神經,以及勞累了一天的腎臟,都可以通過泡腳在這個時候得到徹底放松和充分的調節,人也會因此感到舒適。

  熱水泡腳還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如果泡完腳后,再適當做幾分鐘足底按摩,對身體的血液循環更好,臟腑器官也更能得到進一步的調節。泡腳后,建議不再進行其他活動,隔數分鐘即入睡,補腎效果更佳。

  值得注意的是,泡腳時間不能太長,最好控制在15分鐘至20分鐘。水溫也不能太高,以40℃至50℃為宜,以腳能忍受為度,才能起到刺激穴位、治病、養生、強身的作用。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進行泡腳的,像那些高血壓、低血壓患者就不適合進行泡腳。另外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泡腳需要特別小心,一定要把握好溫度,如果水溫過高的話,會刺激到神經,使得人體的血管擴張,血液變得更加順暢,此時就會加重了人體心臟的負擔。

  中藥泡腳的好處

  第一,促進血液循環

  腳自古就有人體的第二心臟之說。從養生理論看,腳離人體的心臟最遠,而負擔最重,因此,這個地方最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 好,醫學典籍記載:“人之有腳,猶似樹之有根,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尤其是對那些經常感覺手腳冰涼的人,泡腳是一個極好的方法。

  第二,刺激足部的穴位、反射區和經絡

  很多人都做過足療,按摩師點壓我們的腳時,會感覺痛疼、酸脹,這種情況基本上可以說明我們相應的反射區臟腑有問題。所以,當我們做完足底按摩后,會感覺渾身輕松。同時,人體腳上有6條主要的經絡,包括三條陽經(膀胱經、胃經、膽經)的終止點,和三條陰 經(脾經、肝經、腎經的起始點,都在腳上,因此,泡腳也等于刺激了這六條最主要的經絡。

  第三,對很多疾病的治療,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人們常說一句話:"富人吃補藥,窮人泡泡腳"。可見泡腳的作用很大。尤其是現代社會,空調的大量使用,再加上人們普遍愛吃涼的食物,所以體內多寒濕,通過泡腳,可以加速體內排寒。

  很多經過泡腳的人都有這樣的經驗,泡腳的時候,會感覺膝蓋很涼,說明體內的寒濕正在被泡腳的熱水和中藥逼出體外。因此,如果你得了風寒感冒了,有時不用吃藥,泡泡腳,一出汗,將體內的寒驅散,就OK了。還有很多血壓高的人,如果長期泡腳,會使得人體的肢體末端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因此,慢慢的血壓就降了下來。總之,明白了道理,身體力行的去做,泡腳的好處只有您自己最清楚。

  怎樣算是泡好腳

  那就是泡到你的后背感覺有點潮,或者額頭出汗了,就算是好了。注意,千萬不要出大汗。因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太多會傷心的。只要出微汗就OK了,說明你的經絡上下貫通了。這也是證明你經絡是否通的一個辦法。

  中藥泡腳的21個秘方

  1. 主治:腰痛、腎虛腰痛、腿漆無力

  用藥:肉桂50g,吳茱萸100g,生姜150g,蔥頭50g,花椒80g

  用法:用沙布裹好水煮10分鐘,待水溫下降至40℃左右,用蒸汽足浴盆浸泡30分鐘,每日一次。

  2. 主治:失眠

  用藥:吳茱萸40g 米醋(白醋)適量

  用法:用吳茱萸煎汁,加入溫水,再加入米醋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3. 主治:神經衰弱

  用藥:夜交藤500g

  用法:將上藥煎水去渣后,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一次。

  4. 主治:腳癬、皸裂瘡

  用藥:食醋100毫升

  用法:將食醋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腳30分鐘,每日1次

  5. 主治:足支動脈痙攣病

  用藥:透骨草,元胡,歸尾,姜黃,川椒,海桐皮威靈仙,川牛滕,乳香,沒藥,羌活,白芷蘇木,五加皮,紅花,土茯苓各10克。

  用法:上藥水煎去渣后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20-30分鐘每日1次10-15日為1療程。

  6. 主治:痛經

  用藥:小茴香400克

  用法:將上藥煎水去渣后,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7. 主治:腳氣――足脛腫痛

  用藥:蘇葉梗,防風,檳榔,羌活,當歸,木瓜,乳香,沒藥各3克

  用法:將上藥煎湯取汁,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2次。

  8. 主治:水腫――足起水腫

  用藥:楠木,桐木各適量

  用法:用上藥煎湯后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雙足,每次20分鐘,每日1次

  9. 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用藥:桂枝、附片、伸筋草、苦參各15克

  用法:煎湯后去渣,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10天一療程,每日2次。

  10. 主治:中風后手足拘攣

  用藥:伸筋草,透骨草,紅花各6克

  用法:5kg清水加入上藥,煮沸10分鐘后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每日3次,1個月為1療程。

  11. 主治:痔瘡;消腸熱化濕消腫止痛

  用藥:槐條60克,艾葉30克,白礬30克,馬齒莧30克,銀花30克,甘草30克

  用法:上藥水煮后去渣,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一次

  12. 主治:感冒或感冒頭痛

  用藥:生姜200克或海桐枝干或水松枝葉適量

  用法:上藥煎水去渣后,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13. 主治:糖尿病性趾端壞死

  用藥:川桂枝、生附片各50克,紫丹參、忍冬藤、生黃芪各100克、乳香、沒藥各24克

  用法:上藥用5000克水煮,用文火煮沸后再煎20分鐘去渣后混入溫水內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劑藥可反復用3次。

  14. 主治:眩暈、各種原因引起的頭痛

  用藥:磁石、石決明、黨參、黃芪、當歸、桑枝、枳殼、蔓荊子、白蒺黎、白芍、炒杜仲、牛膝各10克,獨活20克。

  用法:將上藥水煎取汁1500ml,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腳,每日一次。

  15. 主治:高血壓

  用藥:桑枝、桑葉、茺蔚子各15克

  用法:用上藥加水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后取法備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兌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一次。

  16. 主治:腳濕氣、足癬脫屑、干裂者

  用藥:白鳳仙花30g、皂角30g、花椒15g。

  用法:上藥任選一種,放入250ml醋內泡24小時后,睡前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20分鐘,連用7天。

  17. 主治:風濕麻木

  用藥:和山姜莖葉適量,或野花椒枝葉適量,或番木瓜枝葉適量。

  用法:煎湯后去渣,混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

  18. 主治:老年人延年浸足方

  用藥:桂枝20克、川椒、紅花、茺蔚子各15克

  用法:將上藥加1000毫升水煎取400-600毫升,去渣后取汁備用,每晚睡前加50毫升兌水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1次。

  19. 主治:陽痿;虛癥陽痿尤對命門火衰顯效

  用藥:巴戟天、淫羊藿、金櫻子、葫蘆巴各20g,陽起石25g,柴胡15g

  用法:將陽起石先煎30分鐘,去渣加入其余藥物煮30分鐘,取汁加入溫水用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分鐘,每日2次。

  20. 主治:骨質增生

  用藥:全蟲15克,蜈蚣10條、透骨草50克、桂枝10克、虎杖30克、紅花20克、沒藥10克。

  用法:上藥加水1500ml,浸泡1小時,用武水煎開20分鐘,去渣后混入蒸汽足浴盆浸泡雙足30-40分鐘,每日睡前1次,10次為一療程。

  21. 主治:減肥、脂肪堆積過多造成的肥胖病

  用藥:冬瓜皮500克、茯苓300克、木瓜100克

  用法:水煮去渣后,入蒸汽足浴盆內浸泡雙足每次30-45分鐘,至出汗。日1次,20-30天為1個療程。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10

  1、田怡金銀花采用無公害的種植方式,保證不使用有毒有害的化學肥料,確保無農藥殘留,通過精挑細選的品質,挑選最佳未開的成熟花蕾采用傳統工藝制成,保證每一根都是上品。采用無二次污染的加工和嚴格的QS生產流程,確保品相好看,天然又健康。富含綠原酸,抗菌消炎不上火,被醫藥界稱為“純天然植物抗生素”。喝了田怡金銀花,消炎去火勝涼茶。

  2、金銀花粉經低溫粉碎加工含有多種活性物質,富含綠原酸和木犀草干等有效成分,有清熱解毒、性涼解表之功效,能涼血、消炎、祛痘、養顏之作用。有助于改善咽喉炎、口腔炎和牙齦炎等癥狀。

  3、田怡玫瑰花選用重花瓣玫瑰鮮花為原料,經低溫加工精制而成,玫瑰花渾身是寶,素有“金花”之稱。以玫瑰花蕾或初開花入藥,具有理氣、解郁、活血、調經、歸肝、通經等功效,其藥用價值在我國諸多醫藥典籍中均有記載,田怡玫瑰花是一種純天然的綠色保健產品。

  正在陸續研發的產品還有:金銀花、綠茶、防流感茶、八寶養生茶、玫瑰紅茶、菊花普洱和金銀花含片等。

  江陰山水江南藥用植物園以種植金銀花為主,多種中藥材為輔的農業企業,秉著以綠色、環保、自然、健康的理念,發展特色農產品,我們以科學發展、安全生態、誠信至上和高標準、高品質,綠色無公害的理念,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化,延伸產業鏈,結合中醫治未病的文化理念,開展特膳養生,中醫特色療法。

  為達到生物利用度的最大化,我們研發的產品還有:金銀花浴包,足浴包、香包、香袋、藥枕等系列產品;用金銀花和板藍根等其他藥用植物組成的中藥配方喂養的雞鴨鵝,經天然放養,不吃含添加劑的飼料,既健康又營養,雞鴨鵝肉質鮮美,雞蛋、鴨蛋均為藥膳蛋,營養成分比一般草雞蛋更為豐富。目前開發的香包香袋和藥枕均根據中醫的聞香療法制作而成。

  香包、香袋和藥枕:

  香包療法和藥枕療法均屬中醫“聞香治病”的外治法范疇,可免除患者長期服藥之苦。“聞香療法”即中草藥粉的有效成分通過布包緩慢散發香氣,通過鼻腔、口腔、咽腔、黏膜和皮膚對藥物的吸收,經過肺的氣血交換進入人體內,既可以起到疏通氣血、調節腦部血液循環,促進腦細胞代謝、聞香治病的作用,又可達到宣肺、疏風、散熱、健體和防止感冒發生的目的。通過中藥聞香療法,嗅其藥物宣散之氣,增強呼吸道的抗病毒作用,真正發揮中藥的氣和味的作用。這種療法既綠色環保健康,又可防病治病,真正達到中醫治未病的目的。目前已開發的香包袋有:防流感中草藥物香包香袋(可懸掛在小孩身上,也可作成人手機掛件、鑰匙掛件、手包掛件、汽車掛件等)、薰衣草香包(可促進睡眠)、玫瑰薄荷香包(可放置衣物、抽屜內)各種防病治病功能性系列的藥枕也在陸續開發中。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11

  秋季天高氣爽,草木凋零,大地氣象明朗;冬季萬物閉藏,天氣干燥,氣溫低,西北風肅殺,屬涼燥。因此,秋冬季的養生是以適應秋冬季氣候變化為主,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今天重點講金秋時節中醫養生之道,即情致養生、起居養生、飲食養生、祛病養生。

  一、情志養生

  所謂情志,即指喜、怒、憂、思、悲、驚、恐等人的七種情緒。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情志活動屬于人類正常生理現象,是對外界刺激和體內刺激的保護性反應,有益于身心健康。《黃帝內經》指出,“喜怒不節則傷臟”,說明情志不加節制會損傷臟腑功能。具體地說是:“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另,發為腎之縷,腎不好,頭發會早白衰退。秋季,氣溫開始降低,雨量減少,空氣濕度相對降低,氣候偏于干燥。秋季自然界有蕭殺之氣,有悲秋之說。因此,秋天要經常到戶外,戶外的負離子含量高,能調節人的情緒,使人身心愉悅。秋天的紫外線較強,要多接觸紫外線,會保持心情舒暢。在心里最悲傷的時候,要懂得向人傾訴,男人要流眼淚,要多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打打毛衣、寫寫字,哪怕在家里做些家務事,都可以使自己的心態放松,保持愉悅

  營養醫師王興國飲食營養科普講座營養食療食補健康飲食減肥保健的心情。

  要學會修身養性,在秋天少量品茶和咖啡,心情會振奮,消除一些不良情緒。茶葉在秋季的時候喝些秋茶,可享受到品茗的樂趣。每天一個蘋果,能保持好心情;香蕉、蜂蜜,能使人保持心情愉快。同時,避免不良精神因素的刺激,保持心理衛生,找人疏泄一下情緒,是非常重要的。

  二、起居養生

  秋季是人體陽消陰長的過渡時期。所以,順應秋季的自然特性來起居養生,即保肺,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秋季是最不容易生病的季節。春困秋乏,秋乏也是。秋季三個月大氣平庸,秋季起居應做到早睡早起,注意添加衣物,防止因受涼而傷及肺部。

  秋季子時的睡覺一定要睡的深沉,女人是睡出來的水靈,最好在10點之前睡眠,皮膚會變的光滑和水濕。做夢能增加年輕人的記憶力,預防老年人的老年癡呆。

  睡眠不佳可以吃桂圓,能加快入眠速度。晚上睡眠不佳,午時補,午睡時間不要太長。起居有常,疾病會遠離你,同時運動養生要與休閑養生相結合。

  三、飲食養生

  我們生活中常見的食物富含各種營養,不僅可提供維護健康所需的營養素,使身體隨時保持在最佳狀態,讓體能達

  到顛峰,還可針對不同體質和健康狀態進行對癥食療。將各類食物季節化,以養生需要、調養身體、應季食物為準則,選擇合適的食物。

  秋季,多吃魚類、禽類、蛋類和肉類,秋季一般不再用飼料喂養,魚類體內的毒素排泄的比較多,秋季可以多吃些桂魚和鱸魚,少吃些驢肉和狗肉。秋季宜少吃、簡約,秋天可以選擇吃以養肺潤肺的食物為好,比如蓮藕、白木耳、銀杏、蓮子等白色食物。

  蘋果:俗話說: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所含的多種營養物質可起到消除體內炎癥的作用,因此遇到秋季腹瀉可以吃點蘋果止瀉;同時蘋果對心腦血管的養護非常好。建議大家吃蘋果時,連皮吃效果最佳。

  香蕉:香蕉味甘性寒,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主要功用是清腸胃,治便秘,并有清熱潤肺、止煩渴、填精髓、解酒毒、迅速補充體力等功效。因此,一天疲勞后吃一根香蕉,可以恢復體力。

  蘿卜、秋葵:十月的蘿卜賽人參,具有促進消化,增強食欲,加快胃腸蠕動和止咳化痰的作用。蘿卜和秋葵品味辛甘,性涼,入肺胃經,為秋季食療佳品。

  菱角:菱角性味甘涼、無毒,有消毒解熱、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之功效,有利于脾胃功能,但不能生吃,荸薺也是不能生吃,因為有寄生蟲。

  花生:又名長生果、長壽果,是一種高熱能、高蛋白的植物性食物,含有多種維生素,尤其是維生素E、維生素B1的含量豐富。具有潤肺止咳、健脾和胃、防止腦功能衰退,增強記憶力,有健腦益智作用是男女老幼,人人皆宜的健康食品。同時花生衣可以治療血小板缺少癥,如常流鼻血和容易烏青。

  秋季不宜多吃的食物有螃蟹、柿子和秋瓜等食物:螃蟹:螃蟹性寒,孕婦不能吃螃蟹。選河蟹的方法,將河蟹翻個個后,能自己翻身,背青灰色爪尖肥,是好的蟹。死蟹絕對不能吃。螃蟹和柿子不能同時吃,容易腹瀉和肚子痛。吃螃蟹后一個小時內不能喝茶。螃蟹雖好,不宜多吃。

  柿子:涼性,胃寒的人飯后吃,不能跟酸性的食物一起吃。秋瓜:西瓜、哈密瓜等瓜類容易壞肚子。

  四、祛病養生

  初秋溫燥,中秋涼燥。春捂秋凍,春捂是下半身多捂一段時間,秋凍也主要是下半身少穿一點。秋天著涼會容易咳嗽,燥咳,不容咳出痰,痰少痰稠,且不容易好。下面我重點說一下祛病養生的一些常識:

  1、治秋咳藥材:

  梨子:易咳嗽,且痰咳不出來,用是最好的藥。用雪梨,燉的時候不加糖,要帶皮燉。白果,治療秋天胸口悶氣,放

  到菜里燉。浙貝、川貝:咳嗽初期,有痰不易咳出時用浙貝。長期咳嗽,無痰且長期不好的,用川貝比較好,要到正規渠道買川貝。

  枇杷:用枇杷熬出來的枇杷膏最好。如果沒有枇杷膏,也可以用枇杷葉來熬煎。

  白櫟:治療咳嗽很好的,具有很強的抗癌作用,且對男性前列腺和女性乳房都有很好的預防作用。秋天咳嗽老是想拉小便,還可以用橡子的托(褐色部分),煮水喝,有利尿作用小孩有三五個就夠了。

  2、治秋季腹瀉藥材:

  紫蘇:秋季吃螃蟹、魚等肉食容易引起腹瀉,用紫蘇能解魚蟹毒。用3到5克煎水,加幾個棗子還可以治療容易中暑。紫蘇能緩解早孕反映。蓮子、芡實、馬齒莧(俗名仙鶴草),都可以治療食物引起的腹瀉。

  黑櫓豆、赤小豆、綠豆,三豆能解百毒,等量煮水喝,能治療植物引起的腹瀉。

  3、治療胃藥材:

  秋天是胃病最易發時期,治療胃病最好的就是百合,胃痛、胸口痛,心情不好的時候吃點百合非常有好處。

  4、預防風濕藥材:

  拐棗(俗名金鉤梨),秋季吃拐棗,可以預防秋天的關節痛等疼痛,如風濕痛。拐棗可以熬制成膏狀,服用方便。同時,拐棗的籽與白鴨同煮,具有提高免疫力,減少眼干澀等效用。

  5、預防心腦血管藥材:

  心腦血管疾病秋季高發,要把預防放在首位。可以把玉竹和黃精,用黃精煲湯或煮菜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6、杭過敏藥材:

  秋季易過敏,過敏體質的人不宜吃螃蟹,甘草也可以解百毒,抗過敏;紅棗是秋季的最佳食品,具有較強抗過敏作用,因此秋令時季可多吃些紅棗。

  冬季是補腎的季節,藏的季節。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冬季服阿膠、芝麻,其實服用的最佳季節是在秋天開始吃。大家必須注意,阿膠越久存放,成色越好,療效也佳。同時,冬天也是開膏方的時節,大家在開膏方前,一定要將自己的生活習慣等詳細告訴醫生,這樣開具的膏方才能對癥下藥。另,黑櫓豆也是冬季補腎很好的食物。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 12

  1、民諺“秋瓜壞肚”是指立秋以后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胃腸道疾患。立秋后再大量生食瓜果,勢必更助濕邪,損傷脾陽,脾陽不振不能運化水濕,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就隨之發生。

  2、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事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3、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秋燥最容易傷人的津液。多數蔬菜、水果有生津潤燥、消熱通便之功效。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的水分,能補充人體的津液。另外,還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蓮子等清補之品,以順應肺臟的清肅之性。

  4、是少吃辛辣煎炸熱性食物。韭菜、大蒜、蔥、姜、八角、茴香等辛辣的食物和調味品,炸雞腿、炸鵪鶉等煎炸的食物,多食皆會助燥傷陰,加重秋燥。

  5、是重視精神調養。陰虛的人,肝火易旺,動輒發脾氣,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摟不住火”。肝火偏旺,久則內耗陰津。到了秋季,其燥象更為明顯。因此,預防秋燥的另一環就是要重視精神的調養,并以平和的心態對待一切事物,以順應秋季收斂之性,平靜地度過這一多事之秋。

  6、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癥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癥又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癥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會傷害身體。

  7、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認為“多吃補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是不科學的。

  8、秋天適當早起,可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起床前適當懶床幾分鐘,舒展活動一下全身,對預防血栓形成也有重要意義。

  9、平時應注意保持樂觀情緒,經常到空氣新鮮的地方去散步,吐故納新,以收斂“神氣”,使肺氣不受燥邪的侵害。

  10、白露過后,氣候逐漸變涼,一早一晚更添寒意,如果這時再赤膊露體,就容易受涼,輕則易患感冒,重則易染肺疾。因秋氣主燥,燥易傷肺。

  11、及時增減衣服。立秋之后,晝夜之間的溫差較大,不宜赤膊露體,也不宜穿得太多、太暖。

  12、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以養陰潤燥,彌補損失的陰潤,但喝流質的飲食,尤其是飲料和水等液體飲料時,飲用方法頗多講究、以少量頻飲為最佳。

【中醫冬季養生保健知識】相關文章:

冬季中醫養生保健知識01-17

中醫養生廣告語03-04

秋季中醫養生知識09-27

中醫養生宣傳廣告語【精選】03-04

中醫養生宣傳廣告語01-06

中醫養生館的廣告語01-07

中醫養生的心得體會07-30

中醫養生館創業計劃書01-02

[實用]中醫養生館創業計劃書05-20